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如今,小面的定义正在被改写。据重庆小面协会统计,2017年重庆小面的网络销售额约2亿元,日销量8000袋,重庆小面正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
探索小面发展新思路
2017年10月13日,重庆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小面之都”称号,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被授予此荣誉的城市。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曹家亮表示,光本市范围的小面馆数量就高达8.3万家,年产值近300亿,从业人员达百万人,重庆人对小面的热衷可见一斑。
问题随之而来,重庆小面大部分还局限于街边路摊,现煮现卖很难满足天南海北食客的需求,远在海外的重庆人如何也能尝到正宗的家乡味?小面协会开始思考,重庆小面是否可以探索速食面市场,通过电商来扩大销售渠道。
为此,小面协会做了很多努力。
例如,成立小面智库,邀请餐饮领域策划与营销的专家、深谙互联网生意的电商达人给小面从业者上课,培训他们在技术、运营以及品牌建设方面的能力。
小面协会还牵头小雨点网贷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刚开始试水电商的小面馆提供孵化基金以及低息贷款服务。“别小看了低息贷款,沙县小吃能布局全国靠的就是金融业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曹家亮说。
自建“中央厨房”统筹食材
△天猫商城中的重庆小面
如今,各大电商平台上的重庆小面已卖的风风火火,可上游的供应比较分散,源头上难以保障食材新鲜。重庆小面协会决定自建一个“中央厨房”,为小面商家提供一个稳定的供应链。
在小面协会的指导下,重庆它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它红农业)正在统筹电商领域的小面食材供应。
目前,它红农业已有四条生产线,光是油辣子一年可生产800吨。更厉害的是,它红农业还研发出一种全复合型的调料包,里面融合了14种佐料。这种全复合调料包已投入生产,2017年总产量达500吨。
△重庆某品牌小面调料包
为了延长食材的保鲜期,它红农业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在常温保鲜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前食材主要靠冷链运输,但要保证温度低于零下18度,对环境与硬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它红农业创始人杨四春还做了一个对比,冷链运输1公斤货物需要1.5元,常温运输只有前者的一半,对小面这样的微利产品十分适用。
一碗“互联网”小面的诞生
做一碗“互联网”小面跟打造一个爆款的互联网产品有许多相似之处。“极致、口碑、专注、快”,小米CEO雷军肉搏互联网数年总结出的七字诀被奉为圭臬。借鉴雷军的思路,重庆小面也有七字箴言:极致、口碑、多元、快。
先说多元,这是传统小面与“互联网”小面的一大区别。“重庆那些在街边上卖小面的人有一个误解,小面最麻最辣最正宗。”曹家亮对此不敢苟同,“线下玩得溜的,放到线上还要重新审视。”在他看来,重庆小面要想在电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鼓励其多元化发展,“根据客人口味的不同,不麻不辣和特麻特辣都是允许的。”
挑挑小面是当前淘宝上最受欢迎的重庆小面店之一,以它为例或许能一窥小面电商运营的究竟。跳跳小面在众多小面品牌中脱颖而出,首先追求的是是舌尖上的极致体验。“挑挑小面”打造了调料、浇头、面条三个实验室,专门研究食材与佐料的配比,量算准了才能调制出美味。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小面要快速占领电商市场需要标准化的流程。”挑挑小面的创始人潘登说,一袋小面花椒放多少,海椒放多少,这可不是师傅随手抓的,每块肉的重量,100克里添加多少酱油、豆瓣酱,花生、芝麻,八角,都是经过仔细考究的。用户体验更好的是,消费者只需拿出盒子里的面条、作料,并按说明操作,三分钟内便能做出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
口碑,要的是粉丝的参与感。三年前“挑挑小面”刚上线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十万大派送”的活动,免费请10万市民吃小面。事实上慕名而来的食客远超过10万,在初期就实现了流量与销量双丰收。
△挑挑小面天猫旗舰店
“现在我们有新品推出的时候,还会免费邀请粉丝来品尝。”潘登说,粉丝试吃后会提交一份测试报告,就新品小面的口感给出反馈,“这样做一来回馈了粉丝,二来可以改进味道。”
在口碑传播中,挑挑小面还十分善于输出故事和话题,开业三年来陆续邀请微博、微信等多个社交平台的大咖参与到小面的营销中。像著名的战地记者唐师曾、最萌的和尚延参法师、情感作家苏岑等大V都宣传过挑挑小面,社交媒体成了营销的主战场。
目前挑挑小面在淘宝、京东、1号店都开有旗舰商铺,2017年共卖出70多万单,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5倍。
原标题:一年卖出2亿元,你知道重庆小面与互联网的故事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