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克卖出1万元!江津猫山茶叶凭啥翻身卖高价
04-02 07:34:47 来源:重庆日报

timg (3).jpg

△江津猫山茶叶基地

重庆日报消息,

“1万元第一次!”

“1万元第二次!”

“1万元第三次!”

3月31日上午11时许,江津区第四届猫山采茶节的头茶拍卖现场,一盒32克装头茶从1000元起拍,经过10多轮竞价,最后被一个中年男子以1万元价格买走。

随即,专为此次采茶节特制的另外20盒同款头茶,在京东一号店江津馆以同样价格上线。到下午4时,20盒头茶全部售罄,销售收入20万元。

用1万元除以32克,每克的售价为312.5元。令人费解的是,在五六年前,猫山茶叶还是论斤卖的“大路货”,平均售价不过五六十元一斤。

猫山茶叶是如何翻身把歌唱的?

曾长期处于“初加工、加工粗”阶段

猫山位于江津嘉平、蔡家、李市三镇交界处,因山脊形似猫举爪停驻而称猫山。上世纪70年代初,猫山一带农民在猫山上开荒种茶,形成了2万亩茶山。

“导致猫山茶叶长期默默无闻的原因,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品牌。”已在当地从事茶叶经营36年的重庆迎合巳甄茶叶公司负责人吴成东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猫山茶叶走的是计划经济的路子,茶山归属集体,由集体企业嘉平联营茶厂统一加工,产品交供销社出口至国外,没有自己的品牌。

1989年,随着供销社改制,联营茶厂没有了销路,迅速倒闭,2万亩茶山被分包给个人,逐步形成了10多家作坊式加工厂。

这些加工厂大多设备简陋,只能是“初加工、加工粗”,销售渠道也只局限于散货市场,或为外地茶厂贴牌生产,利润极其微薄。

为此,这些加工厂多年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以至于猫山茶叶品种数十年都未更新,上世纪70年代初种植的小叶川茶,至今仍有1万余亩。而小叶川茶叶子小,不利于揉捻造型,在高端绿茶市场上几无立锥之地。

迅速向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升级

2013年,江津开始立足自身富硒资源大力打造富硒产业,猫山茶的命运由此快速改变。

“猫山是江津富硒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产出的茶都是天然富硒茶!”重庆欧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成俊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这一发现立即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当地茶产业,吴成俊也在这一年收购了猫山的6家茶叶加工作坊。

政府也对猫山加大了投资力度,累计投资上亿元,修建了公路、灌溉水池等基础设施。由此,猫山茶迅速向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升级。

在种植技术上,当地引入社会机构,对茶山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采用配方施肥,禁止使用除草剂。过去,他们一般在冬季修枝,而现在则在春茶结束后修枝,这样虽然茶叶总产量大幅减少,但明前茶却几乎没有虫害、不打农药,大幅提升了茶叶品质。

在加工技术上,各加工厂普遍有了自动化设备,加工程序由过去的炒、揉两道程序,变成了蒸汽杀青、冷风冷却、一次揉捻、回潮、二次揉捻等多道程序,大幅提升了加工品质。

此外,在品牌打造上,各加工厂都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总数达10余个。部分加工厂还开展科技研发,开发出了红茶品种,将明前尾茶和秋茶加工成价值不菲的红茶。

2012年,猫山茶叶产值不足6000万元,而2017年的产值就超过了2亿元。

与此同时,猫山茶叶的品牌也迅速崛起,在2015年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和2017年第五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上,欧尔农业的“猫山鹰舌芽”绿茶、“瓮红”红茶均获得斗茶比赛金奖。今年,“瓮红”红茶还获得首届“渝茶十大品牌”授牌。

建议采取“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方式抱团打造品牌

“猫山茶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重庆茶叶协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施辉青说,猫山茶叶独具资源优势,做好了,完全可打造成与“永川秀芽”“巴南银针”比肩的知名茶叶品牌。

施辉青认为,猫山茶叶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品牌问题。猫山的茶叶品牌多,但普遍影响力小、市场占有率低。目前,猫山茶叶只有30%的茶叶是卖品牌茶,仍有70%的茶叶在走散货市场和贴牌生产渠道。若能全部变成品牌茶销售,产值一下就可增加好几倍,“要提升猫山茶叶品牌影响力,可借鉴‘永川秀芽’发展模式,采取‘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方式,抱团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原标题:32克卖出1万元!江津猫山茶叶翻了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