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数不清有多少老师为着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耕耘。又到一年教师节,许多学生时代的“独家记忆”涌入脑海,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对于老师来说,哪些老师曾在他们的求学生涯中留下深刻印象?今(10)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几位老师,来看看他们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的难忘回忆。
60后
村小迎来了音乐支教老师
54岁的李全萍是江北区培新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我能够走上教师岗位,源于我一位小学老师对我的影响。”李全萍回忆,她是1980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自己有很多选择,可以当医生、当工人,但她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师范。
而她想当老师的梦想,起源于她儿时在巴南区丰盛镇紫云村就读的一所村小,“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教室的四周是土墙壁、课桌是由木板拼成的,凹凸不平,在桌子上写字常常把纸戳破。”
在如此艰苦的求学环境中,学校里来了一名音乐支教老师,“我们以前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老师当时就教我们识简谱,我一看用数字都能唱歌,感觉很奇妙,也从此爱上了唱歌!”回想起第一堂课音乐课,李全萍仿佛也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忍不住哼起了老师教的第一段乐谱。
跟着音乐老师学会了唱歌,李全萍还有机会去到镇上进行了表演,“我当时心里就埋下了一个梦想,要成为一名老师。”
70后
成绩考差老师用“妙方”化解
“小学语文老师汤丽丽老师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让我受益一生。”42岁的文希是江北区培新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她最难忘的,也是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
文希回忆,学生时代她自尊心非常强,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五年级一次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她考差了,心情很低落,汤老师看在眼里,但没有说什么。没多久临近期末了,汤老师就把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叫到一起交流,谈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该如何克服,之后,文希的心情豁然开朗,“老师就是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我们学习。”
不仅在学习上,汤老师还非常注重教导同学们怎么做人。文希记得,有一次同学生病了,汤老师在带同学们前去探望的路上告诉大家,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哪怕是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对需要的人来说会感到非常温暖。
“她总是让我们从无形中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有时候是一个眼神,有时候是一句话。小时候我们还常常去她家玩,感觉只要围在她身边就觉得很幸福!”回想起小时候跟汤老师相处的点滴,文希眼泛泪光。
文希坦言,如今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她也注重从情感上去引导学生,但同时对同学们要求很严格,“让他们做事一定要细心,少犯低级错误,这些都是汤老师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80后
老师陪我散步谈心为我减压
29岁的程丹是西南大学华南城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在她眼里,高中班主任兼化学老师唐晓雪时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她非常有耐心、理解人,不会给你很大压力,会花时间来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来不发脾气。”在程丹眼里,唐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老师。
“我们班当时成绩不好,高一文理分科,其它老师都不敢轻易担任班主任,唐老师主动申请来管我们,她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每位学生都很尽心。”程丹还记得,高三前学习很紧张,她课堂上无意间流露出的表情被唐老师察觉到了,课间时间,唐老师便把她叫出去散步谈心、为她减压。
“她不是因为自己的职位才来管我们,而是因为她在意每一个学生,主动去关心。”程丹回忆,在唐老师的教导下,班级的成绩也慢慢有了提升。
90后
老师让我不再害怕住校学习
23岁的刘东东是两江新区童心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年。
刘东东坦言,每年教师节,她都会第一时间给自己初中的班主任刘大术老师打电话或发信息慰问,“是他让我爱上了学习。”
原来,在刘东东小学毕业后,从老家到了镇上学校去住读,第一次离家一个人生活,刘东东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害怕,“当时寝室里住了24个人,刚刚从小学到初中,大多都不适应,很多人到了晚上就会哭。”
班主任刘老师每天晚上放学后就会到寝室去看望同学们,和每一个人交流谈心,直到同学们都入睡了才离开,“大约过了半个月,同学们都感觉没有那么孤独和害怕了。不管是遇到学习上的问题,还是遭遇了青春期的烦恼,都可以在刘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同学们都越来越热爱学习。”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实习生 代宏哲 摄影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