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古微信公众号消息,王士祯(1634—1711年)原名士禛,避清雍正帝胤禛名讳,改为士正,乾隆帝以字与原名不相近,又命改为士祯;字子直,又字始上,号所亭、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新城县(今山东桓台市)人,《清史稿》有传。
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中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历江南扬州府推官、江南乡试同考官、礼部主事、户部郎中,皆政绩卓异。康熙十一年(1672年)充四川乡试主考官。康熙十七年(1678年),以诗文兼优,康熙帝命“著以翰林官用”、由郎中改待讲,升侍读,入值南书房,充国子监祭酒,所谓“汉臣自部曹改词臣,自士祯始。士祯以诗受知圣祖,被眷遇甚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詹事府少詹事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兼撰修国史副总裁,十月,迁兵部督捕侍郎。康熙三十年(1692年)春,充会试副主考官,转户部右左待郎,以廉洁自励,挙朝皆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在任用官员上,秉公行事,不徇私情,绝奔竟钻营之途。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迁刑部尚书,绝无骄矜之气,秋审、朝审更加勤谨审慎,纠正了不少冤疑案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九月降官,为官四十五年,归时仅数箱书籍而已。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帝眷念旧臣,被官复原职。
王士祯为清初文坛领袖,创“神韵”诗说,主盟诗坛数十年,诗有一代正宗之称。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诗学理论研究,著述颇多,创作诗歌四千余首,分别载于所编的《渔洋集》《渔洋续集》《南海集》《蚕尾集》《蜀道集》《雍益集》《古夫于亭集》《蚕尾后集》诸书之中,另有《渔洋诗文集》《渔洋精华录》《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分甘余话》《蜀道驿程记》等著三十余种、四百余卷,其文体达数十种之多。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他将自己的诗集合编为《带经堂集》,共九十二卷。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年七十七,谥“文简”,祀乡贤。
王士祯像
康熙十一年(1672年)六月,39岁的王士祯在户部担任福建司郎中,受康熙帝选派,奉命与工部待郎郑日奎典试四川乡试。《渔洋山人文略》卷一《四川乡试录序》记载:“皇上御极十有一年,天下当复贡士于乡。礼臣列名以清,仰荷睿裁,命臣士祯、臣日奎典试西蜀。”
王士祯从七月自北京启程,历直隶山西陕西,而抵达四川,同年九月十五日,典试毕,自成都出发,经峨眉、嘉定,由叙州至重庆顺长江而下,十一月返回,沿途创作诗歌三百五十余首,结集为《蜀道集》,另外将入蜀的行程及所遇事件用日记体的形式加以记录而成《蜀道驿程记》,共二卷3.4万字。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其门生盛符升刊刻。
《蜀道驿程记》中关于“猫儿峡”和“龟亭”的记载
《蜀道驿程记》记载了王士祯抵重庆巴县时的情形:“十月初七日,过西凉王祠,至江津县。十月初八日,过猫儿峡。连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长年云,百般秋水涨,石尾没,则舟不敢行。过龟亭子,小山卷石,孤立江中,沧波四匝,亦浮玉之云。抵重庆府巴县治,林生来谒,读其尊人位旃《巴字园诗文集》,所作《三忠传》甚详,尤赏。十月初九日,游涂林,林生陪同,登绝顶眺望。分巡川东道曹君自成都来访,知郑日奎游峨眉山。晚入城报谒,赴陈都督招,出歌而度曲。十月初十日,林生来访,借得《文选》半部,舟中读之度日。林生以父命持《巴字园诗文集》乞序。郑日奎舟至,出巴峡,至木洞驿。十一日至长寿县。”
猫儿峡古称大茅峡,与铜锣峡、明月峡并称为重庆长江小三峡,也称“巴渝小三峡”,是大渡口区文献记载较早的著名自然景观之一,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江流湍急,有石如猫捕鼠状,故名。该峡地处大渡口区跳磴镇和江津、九龙坡三区交界,旧时是巴县连通江津的重要交通关隘。
猫儿峡摩崖题刻
龟亭山又称龟停山、车亭子、小南海,跳磴河入江口以东100多米,距长江北岸200米的长江中,南与巴南区隔江相望。该山是长江中一处卵石洲碛发育的石屿,基本呈西南东北向的长条形,其形似龟,海拔约210米,孤峰耸立,四面环水,风光旖旎,与安徽省宿松江段小孤山齐名。
龟亭山
王士祯撰著的《蜀道驿程记》记述了沿途巴蜀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城池、桥梁、河流、名胜古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等,文笔流畅,文史价值兼备,为清人诸种川行游记之佳作。王士祯足迹所至,大到山川形胜、历史沿革,小到地方特产、奇花异石,无不据实记入。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真实材料,而且对其巴蜀地区诗作的编年也留下了确切的明证。
作者 朱靖远(大渡口区博物馆)
原标题:王士祯及其笔下的“猫儿峡”和“龟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