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无影灯下的“隐形守护者”:手术中患者的每分每秒,都由他们守护!
03-31 14:07: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穿着洗手衣,头戴小花帽,24小时坚守手术室。他们被称为患者的“无痛工具人”、手术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手术室里的“120”。他们就是麻醉医生,手术中,每个患者的每分每秒,都由他们守护。

今年39岁的刘梦虓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麻醉科医生。“我做麻醉医生已经16年了,本来专业学的临床医学,但是在做临床医生的过程中,喜欢上了麻醉,就转到了麻醉科。”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麻醉医生是打一针就走。然而,事实上,在重庆多数三甲医院,一个手术间平均一天要完成手术3台以上,这些手术的麻醉,基本由一组麻醉医生完成。这也就意味着,麻醉医生在手术间内的工作时间,要比外科医生更长。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每天早上7点30分,是刘梦虓的上班时间。换好衣服后,所有参与手术的麻醉医生都要参加晨会,了解手术基本情况、特殊患者的病情以及前一天的抢救情况。无异议后,麻醉医生将奔赴各自的手术室。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麻醉医生的工作在手术前一天开始。“我们要提前对患者进行访问和探视,询问病史,查看所有的化验检查结果,制定麻醉计划。只有通过了我们的评估,麻醉手术才可以实施。”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一踏进手术室,刘梦虓和同事们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他们需要检查各种设备仪器功能是否正常,还要准备各种药物,每一种药都要提前抽到针管里并贴上标签备用。“这样的准备工作必须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完成,每次需要大概半个小时。只有手术前充分准备,才能临危不乱。”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患者躺下后,我们要在胸前贴上电极片,用来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好这些,就开始麻醉医生的绝活——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这也是抢救的核心技术。”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等麻醉药注入,患者失去意识,肌肉完全松弛下来后,麻醉医生需要立刻为患者气管插管,连接并启动麻醉机,暂时代替患者的“肺”。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全麻后的患者,大脑对身体发出的指令大部分会消失,呼吸、血压、心跳都可能波动很大,麻醉医生需要用各种设备和药物调控才能支撑患者的生命体征。当生命体征平稳时,手术才能顺利进行。”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做完这一切,麻醉医生并不能离开手术室。“我们还需要时刻关注眼前的各种仪器数据,根据手术的进度注入或给予各类麻醉药和辅助药,来调控呼吸、心跳、血压、气道压 、血量、体温等一切生命体征。”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忙完这一边,患者麻醉平稳,刘梦虓一边跟下级麻醉医生说着“有事请叫我”,一边向旁边的手术间走去,又开始新一轮的麻醉工作。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一台手术中,麻醉医生往往最早进手术室,最晚离开。加上晨会和每台手术之间的准备时间,刘梦虓基本每天要在这个“闷罐”里呆上至少10个小时。“如果手术难度大的话,一口气站在手术台边7到8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吃饭的时间,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放松时间。”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要成为一名成熟的麻醉科医生,除了麻醉本专业的知识,还需具备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影像等基础和临床医学多学科的知识;还要熟练管理病人的生命体征,尽可能保护身体各重要脏器和系统。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因为戴着口罩,可能一场手术下来,他们都不知道我们长什么样,但只要手术能顺顺利利的结束,能看到他们恢复意识,没有痛苦,就会觉得很幸福。”刘梦虓说。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中国麻醉周,致敬麻醉医生,致敬无影灯下的“隐形守护者”!无影灯下,你们与生命“共舞”,用高超的医术、灵巧的双手重新描绘生命的轨迹。愿将来的时间,你们能谱写出更多铿锵有力的生命赞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陈雨 文

原标题:无影灯下的“隐形守护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