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消息,4月底的一天上午,重庆丰都县80后女青年彭红娟带着刚从场镇上买回的新鲜蔬菜,跨过龙河上流水潺潺、由石块搭成的一座“漫水桥”。她要赶回和丈夫一起经营的三建乡特色民宿花涧小厨,为客人准备午餐。
彭红娟经营的民宿名叫“花涧小厨”,坐落在河岸边的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古村落里。这是一片绿树掩映、古韵悠悠的巴渝古村落。人间四月天,阳光穿过村头那棵大黄桷树的叶缝,斑驳地洒在进村的石板路上,充满了山林野趣。
在“花涧小厨”内,从瓶瓶罐罐的摆设到花卉的修枝造型,处处体现着一种精致的生活哲学。彭红娟的丈夫长期在外地经营民宿,2019年她和丈夫一起回重庆考察民宿选址时,朋友给她发来一张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片区的照片。依山傍水的地形、保存完整的村落和龙河流域优美的生态,让彭红娟一见倾心。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三建乡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古村落保护性修复,初步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当地政府也迫切需要返乡创业的“头雁”来牵头发展民宿产业。作为丰都本地人的彭红娟,一直有在老家搞民宿的打算,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彭红娟和丈夫租下了当地农户一栋2层楼、5间屋子的老房子,于2020年正月开始动工,打造特色民宿项目。
“刚开始动工,就遇上了疫情。那时请不到工人,只好请家里人来帮忙装修,每天都忙到深夜。”彭红娟回忆。在花涧小厨夜以继日施工的同时,绿春坝村保家楼片区的升级打造也在同步推进——荒凉的河滩种上了绿植,年久失修的院落改造成了传统民居,乡间小道铺上了古色古香的青石板……停车场、星级厕所等配套设施也相继建成。
彭红娟也曾担心过,在这样一个名不经传的偏僻山乡投资搞民宿,万一没有客源怎么办?后来,彭红娟逐渐打消了疑虑,“绿春坝村离县城距离并不算远,距离南天湖、雪玉洞等周边景区只有一个小时车程,这样一个腹地的位置本身就很适合做民宿。而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坚定了我做下去的决心。”
2020年“五一”假期,升级改造后的保家楼片区对外迎客,彭红娟的民宿一期餐饮项目“花涧小厨”也开始试营业,当月营业额就达十多万元。“丰都县的乡村旅游长期以农家乐模式为主,花涧小厨释放了高品质民宿休闲旅游这一块市场的消费潜力。”彭红娟说。
从布置屋里的摆件、修剪庭院里的绿植,到为客人备菜,每一件小事彭红娟都会细致入微地完成。彭红娟介绍,对外营业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乡帮扶工作队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推广。慢慢地花涧小厨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不少其他区县的游客也慕名而来。
三建乡在全乡范围内实施了“点亮乡村”公益项目,安装了一批太阳能路灯和公共区域庭院灯。夜幕降临,隐匿在村落深处的花涧小厨灯火阑珊,青瓦木廊之下暗香浮动,曾经无人居住的土坯房变成了曲径通幽的民宿群。
为了接待更多游客,彭红娟和丈夫又租下了沿河边的21间农房来拓宽民宿的服务范围,彭红娟还在院子里建起了无边泳池,提升民宿的旅居体验。今年3月她也正式辞掉了原来单位的工作,专心投入到民宿的经营中来,做一个美丽山乡的“造梦者”。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民宿二期住宿项目“花涧里”开始试营业。整个4月份,彭红娟都在为开业前的准备工作而奔波忙碌。在她看来,乡村民宿是一件艺术品,它寄托着民宿经营者的价值观和文化修养,因此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忽视。
让彭红娟开心的是,在启动民宿项目的过程中,不少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愿意跟着她把房子拿出来投资乡村旅游,目前周边农户已经开起了10多家农家乐。“民宿发展起来大家都受益,以前愁销路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彭红娟还经常主动上门给乡亲们出点子,提供经营思路,传授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经验。
在彭红娟看来,经营民宿不仅仅是打造一个诗和远方的梦境家园,更是传递一种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而美丽山乡则是她实践梦想最好的创业场。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韩梦霖 文
原标题:【城市相册】打造梦境家园的山乡青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