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从古至今,关于粮食的事都是国家和百姓心中的大事。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极度匮乏,粮油米面都要凭票购买,粮仓就是那个年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产物。正所谓“粮仓富,天下足”。
在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老街就藏着一老粮仓建筑群——3座老式粮仓、5座粮站建筑。该建筑群建于20世纪60年代,建筑为砖混木结构,包括砖圆仓和房式仓。
砖圆仓和房式仓
据在粮仓工作过的老工人回忆,这个粮站成立于1951年,属于巴县五区的粮库,1952年开始建一二号仓,1953年至1954年建其他几号仓,最多的时候有17座粮仓。
房式仓
房式仓为两层长排楼,和我们平时住的房子外形差不多,为连续拱形薄壳顶。
砖圆仓
砖圆仓呈圆滚型,为八角攒尖顶,圆筒身厚实,粮仓形似传统农家的米缸,寓意五谷丰登,是典型的中国式外形的传统粮仓。
粮仓间的共用水泥楼梯,仰面望去,纵深感十足。
砖圆仓上有小窗户,而下有通风口,通风效果非常好。墙厚50公分左右,十分坚固。两个粮仓之间建有共用水泥楼梯,底层用来观察仓里的粮食状况,上到顶层可到粮仓的入粮口。
粮仓群建筑设计与建造科学合理,外形朴素,从高空俯瞰粮仓群,古朴而整齐,近处的粮仓一座连着一座,三五抱团;远处的粮仓由点成线,排排相连。
俯瞰粮仓图
这些坐落在长生桥镇的老粮仓群,就像一座历史博物馆,静静记录着上个世纪的过往故事。
解放初期,国家各种物资相对匮乏,粮食是老百姓安家立身的根本。这些老粮仓是重庆备荒时期粮仓建筑的经典代表,为解决社会和军队的粮食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见证了国家粮食政策变革的历史。
彼时的粮站不同于现在的商店,它是公粮的收购和发放所,百姓凭粮食供应簿或者粮票购买粮食。
旧时粮票
粮票背面印着“重庆市粮食局”的红章
在那个“票证经济”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全靠粮票划分,购买“粮、油、棉、肉、布”等都要用票,就算是一点红糖、几两盐巴,都必须用粮票到粮站兑换。用粮票兑换到物资后的喜悦,还有因为丢了粮票的绝望,都是当时粮站常见的景象。
那时的小孩子,想吃点饼干、馒头、麻糖等食品,也只能用家里的粮票购买。
每当粮库春秋两季收粮,工人在这里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每逢交公粮时,家家户户通过拖拉机、货车把粮食运来,排队要排到外面的马路上,“收粮把关严格,那时通常用竹子、细钢管等插入粮袋中,取出样品检验,看里面有没有小石子、杂物,抽检晒干程度,发现问题就拒收退回。”
门上有人与牛的涂鸦,质朴可爱。
搬运组的工人负责粮站的搬运工作,每天搬粮运粮非常忙碌,一袋粮食150斤,一人一次背一袋,经常半夜都要起床去搬运,虽然辛苦但也不觉得累。
女粮管员负责后勤保障,凌晨4点钟就要去烧开水,烧几大桶,供工友们饮用,上班就装袋打包,还要爬上楼梯抹仓库的房梁,清理蜘蛛网,打扫墙面清洁,确保达到“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粮食保管要求,宁可流血流汗,不浪费一粒粮。
粮仓一隅
岁月流逝,粮仓顶部青苔遍布,花草丛生。
青灰色瓦片上留存着风吹雨打的痕迹。
久无人至,粮仓背面一角的蒲儿根开着黄色小花。
在这里,每个粮仓都像旁边古树的年轮一样,记录着自己的历史,里面也装着粮库工人半辈子的回忆。粮仓旁边的粮站宿舍至今还住着一些老工人,他们大多已经70多岁高龄,午后时常都会去粮仓逛逛,摆摆龙门阵,重温青葱岁月。
黄葛树下,砖圆仓前的空地上,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闲聊。
国家直属粮库外观
国家直属粮库保管员检测粮食情况
国家直属粮库内部储粮图
如今,储存条件差、储存方式原始的老粮仓已经被现代高科技的粮食仓库取代,但它就像一个符号,保存着这座城市的一段记忆。
目前,长生桥镇老街粮站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建筑。昔日老粮仓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这段历史也再次被关注,提醒着我们“珍惜粮食”!
游人打卡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针对餐饮浪费行为的专项监督检查。
有关部门也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随着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吃得文明”“公勺公筷”等主题活动,全社会崇尚自然、节约粮食的氛围日益浓厚。
原标题:巴渝风丨到南岸,体味老粮仓传承的勤与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