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微信公号消息,近日公布的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名单中,有一位新晋70后年轻院士,在61名平均年龄为54.1岁的当选院士中十分突出,他叫徐涛。
1970年出生的徐涛,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徐涛26岁拿下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30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3岁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34岁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并获2500万经费,35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39岁当上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主任,47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这背后,是他近20年来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持之以恒的努力。据他的高中老师回忆,徐涛学习十分认真、专注,提出的问题也总是“与众不同”,老师也要认真思考一番才能作答。
1994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1991年)内尔博士访问徐涛所在的华中理工大学(后改名华中科技大学),24岁的徐涛当时还是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他大胆质疑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膜片钳设备中由内尔教授发明的一款软件,指出了设计不合理之处。
自动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出身的他对程序编写十分在行,一番思索,他直接把这个有问题的软件修改了。
徐涛的大胆质疑与对科研求真的态度给内尔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内尔教授邀请徐涛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简称:马普所)的实验室接受联合培养,还评价徐涛是“过去25年中在实验室工作过的最好的两三个人之一。”
尽管在国外发展前途很好,徐涛没有忘记祖国。1999年,在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做科研的他收到了来自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邀请信。“是时候该回来了!祖国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需要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工作者,而飞速发展的祖国也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他说。
2000年,徐涛回到母校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4年后,当时年仅34岁的他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科技部总经费高达2500万的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011年,徐涛在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仪器研制专项”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一套冷冻超分辨荧光-电镜关联成像系统(csCLEM),开创了历史。据悉,他将冷冻光学定位精度提高到10纳米,把之前的国际水平上升了一个数量级;三维空间的关联成像、哺乳细胞中蛋白相对于细胞器的纳米精度定位首次实现。
徐涛的勤奋享誉业界。不论是在国外做博后还是回国当老师,周末在实验室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马普所做博后时,徐涛白天采集数据,晚上下班后程序会自动读取并分析数据,打出分析报表。第二天早上边喝咖啡边看前一天的数据分析结果。国外的学生相对比较悠闲,周末一般不来,而徐涛总是周末到实验室加班。徐涛自己也认为,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于勤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取得卓越的科研成就外,徐涛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他曾公开表示,科教融合是一张王牌,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学科,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
“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情怀的科学家,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如果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说。
原标题:新晋70后院士曾质疑诺奖得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