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49岁“村妇”是怎么成为Gucci女郎的?
02-01 14:23:02 来源:涌金楼微信公号

没有亮蓝色眼影、朱红嘴唇,更没有身着GUCCI的虎头链扣大衣。现实生活中的周芬霞留着一头“短波头”、身穿一身黑色连衣裙,要比宣传片中年轻不少,热情洋溢的动作和迷人的微笑让人印象深刻。

前段时间,湖州女人周芬霞因为登上GUCCI封面而在国内外火了一把。从农民到老板,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GUCCI女郎”,当大家在议论GUCCI为何要选她拍摄时,涌金君穿过罗马华人最密集的街区找到了大名鼎鼎的“杭州饭店”,去找寻这位49岁女人在做梦、寻梦、追梦中实现的传奇人生。而在交谈中,我也感受到浙江人鲜明的浙商精神同样在她身上细细流淌……

做一个敢做梦的人

走进这家“网红店”,首先引人注意的就是占据了几乎每面墙的大大小小的合影照。“这里的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在周芬霞的引导下,我们在墙角看到了一张她小时候的照片,灰头土脸的她,头上包着一块毛巾在田里收稻子。故事也从这张照片开始了……

周芬霞并非众多报道中所称的出生于富裕的温州家庭,而是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埭溪镇芳山村,从小受尽了农活之苦。“夏天正午的田里有四十多度,直射下来的阳光即便隔着草帽也能感觉它的毒辣。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还会不停得被田里地蚂蝗咬,那滋味真不好受。”

从那时起,这个整日穿行于田间山头的小女孩开始做起了“走出去”的梦。“我要从田里出来!”周芬霞回忆道:“当我告诉身边的人,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有的直接笑话我,稍微顾点我颜面的,就说‘祝你早日成功’。而听得出这话里满满的都是不信。”

“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但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正是这种想法使周芬霞敢于做梦,拒绝平庸。

在从事建筑工程师的父亲的帮助下,周芬霞进入了湖州市建设开发公司。然而这一“铁饭碗”也没能阻止她继续做梦。正如梵高说的,“每当看到空白的画布呆望着我,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内容投掷上去。”在周芬霞眼中,自己的生活也是这样一张空白的画布,等待着她去赋予全新的内容。

放眼整个浙江,敢于做梦的农民企业家比比皆是。正是那些所谓不切实际的梦想,使鞋匠南存辉、裁缝胡成中、农民徐冠巨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帝国,这些梦使得这群浙江农民企业家从田野里走出来,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正巧,在双方家长的介绍下,邻村一位在罗马打工的华侨朱长春给了周芬霞为梦启程的契机。“那天,我在单位正做着工程预算,一位同事兴冲冲地冲了进来,并嚷嚷着‘有一个从罗马打来的电话找你啊,阿霞!’一头雾水的我去传达室拿起电话,结果那头却挂断了。”

事后,周芬霞才知道,母亲把她高中毕业证上的照片撕下来,寄给了远在罗马的相亲对象朱长春。本想打个电话试探试探的朱长春,却在周芬霞接起电话的瞬间慌了阵脚,只得挂了电话。

1989年,朱长春回国了。第一件事便是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姑娘周芬霞,相见恨晚的两人很快领了红本。早就想出去闯荡一番的周芬霞,也终于在1991年坐上了缓缓驶向罗马的轮船。如今,出国游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放在26年前,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到国外生活好比做了一场浪漫的美梦。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读到过一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时的我终于能亲眼去看看了!”周芬霞笑道。

华丽地跌倒总胜过无谓的徘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到意大利的第一天,不会意大利语、又不认路的周芬霞就傻了眼。“寻梦,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吧。”于是,她开始整天整天地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戴上耳机听磁带。

但这并不是自暴自弃,她听的也不是流行音乐,而是意大利语版的中餐馆菜单。原来,为了能到中餐馆打工,她对照着菜单,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跟读磁带里的音节并记下发音。“我还记得我学会的第一个意大利语单词是‘春卷’。”或许是那段经历对她意义非凡,周芬霞推荐我们吃的第一道菜正是春卷。

一星期后,背熟了菜单中的菜名、数字和配料的周芬霞,收获了在罗马的第一份工——服务生。虽然菜名都已烂熟于心,但真枪实弹地和意大利人交流还是令周芬霞紧张,紧张就难免出错,但是周芬霞还是用她的真诚、热情和努力换来了老板和顾客们的谅解。

而当别的员工抱怨着工作的繁忙,议论着收入高低时,周芬霞则是默默地记下从选食料到摆盘方面的流程,找各种机会和客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服务水平。汗水终换来了收获,周芬霞仅花了两个月就从一名服务员晋升为跑堂,而且一干就是5年。

5年的打拼让周芬霞拥有了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和一小笔积蓄。但一成不变的生活和看得见的未来,让她开始觉得不安。一次偶然的机会,周芬霞在朋友口中得知在皮衣生意很有赚头。“说干就干!”她毅然辞去了餐馆的工作,决定放手一搏。1996年,意大利贩卖皮衣的华人并不多,周芬霞抓住商机,从佛罗伦萨进货,运到西西里转卖,一件皮衣可以赚二三十欧元。

“那段时间整天见不到她人。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她早已经推着满满一车衣服赶到集市抢摊位了;等她挂着鼓鼓的腰包回家时,我又早已睡着。”她的丈夫朱长春回忆到,“她在摆摊受的苦我没看着,但回家后因长时间站立而颤颤巍巍的样子,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而在周芬霞弟弟的回忆录中,我们也能看到其对姐姐这段艰苦岁月的描述:“姐姐在外谋生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摆摆地摊,看到警察还得马上逃。那时我刚考上湖州中学,姐姐自己辛苦打工还要给家里寄生活费。后来,姐姐看到商机,借钱盘下了一家小餐馆,生活才逐步变好……”而弟弟口中周芬霞借钱开店的经历,则是她人生新节点的重要一环。

追梦人的执着

在经历了田间劳作、仓库盘点、洗盘打杂、风餐露宿的不同人生阶段后,周芬霞觉得是时候为自己的梦想安一个家了。这一次,她决定干回老本行。于是,在香港回归那一天,她的小餐馆“杭州饭店”开业了。

由于几度易主,这家餐馆的生意早已不复往昔。“一天也就50个人来,根本赚不到钱。”但周芬霞没有气馁,敏锐的她发现罗马中餐馆都流行着相同的菜品,为何不能做出一些改变?于是,她和主厨讨论着如何推出新菜品。从那之后,这家叫做杭州的餐馆开始出现了京酱肉丝、木须肉等一系列非江浙菜,店里的客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生意刚见好转,又撞上了非典,这下杭州饭店彻底没了生意。当时,不少人安慰她“真是时运不济”,当初看扁她的人更是笑她做啥都不成。就像《追梦赤子心》中所唱的“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令这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次飞来横祸却逼出了最好的杭州饭店。

生意闲了,但周芬霞却没闲着。这回,这个追梦人又开始琢磨起新花样:经过反复研究,第一家用上蔬菜雕刻摆盘的餐厅诞生了。“这是什么?真好看!”一时间,这些用萝卜、黄瓜雕刻的动物令意大利人彻底炸了锅。“从没见过这样的摆盘!”非典结束后,杭州饭店摇身成为网红餐厅。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评价浙商,“当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他们已在行动;当别人开始行动的时候,他们已有成就。”敢为天下先,步步都领先!这是浙商精神的体现,也正是周芬霞成功的秘诀。

当时,在意大利开餐馆的浙江人很多。在米兰市中心商业街最繁华的地段,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家浙江人开的餐馆。日益加剧的竞争让很多餐馆经营不下去,唯独周芬霞的杭州餐厅越做越火。为什么杭州饭店能成功?因为创新?或许更源于周芬霞敢于为梦“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

从2001年起,杭州饭店连续17年上榜意大利权威餐饮指南《红虾》。这17年来,中餐馆菜品有所改变,主厨也换了几任,唯一不变的是周芬霞做纯正中餐的初心。“许多餐馆讲究薄利多销,但他们把价格压得这么低,食物的品质和服务怎么能跟的上?”正如《鸡毛飞上天》中邱英杰所说:“商人眼里不能只有钱,心里永远要有杆秤,否则鸡毛永远别想飞上天。”这杆秤帮助周芬霞严格把关各类食材,用最好的材料做出最正的味道。

随着杭州饭店名声渐涨,意大利除了总统外的政客和明星基本都光顾过周芬霞的餐厅。意大利记者Roberto Moliterni甚至在杂志中写道“在意大利演艺圈,如果没有和周芬霞合影,你还不算有名”。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老板娘,能和这么多名人打成一片?原来,为了帮助饭店站稳脚跟,周芬霞努力去融入当地文化,她打开心扉,用真心和热情换来了当地人的信赖和肯定。“大部分本地国人不愿意和意大利人交流,觉得他们不待见我们,但只要你拿真心去和他们交谈,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纯粹和热情。”

也正因为此,让周芬霞认识了Gucci广告大片的导演,才有了随后的友情出演《罗马狂想曲》,成为国内网红的机会。

意大利人亲切地称呼周芬霞为Sonia(她的意大利语名字)。事实上,Sonia还有“梦”的意思,一个罗马城中上演的鸡毛飞上天的美梦。

原标题:面对面 | 浙江49岁“村妇”缘何成为Gucci女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