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消息,美债暴跌,收益率上升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国内市场也迎来巨大挑战。
强势美元正在搅动全球市场。
国庆假期期间,美元美债轮番施压,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承压,股汇双杀,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美债收益率飙升,美股遭抛售
不过,强势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也对美国国内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影响。纳斯达克指数本周累计下跌3.2%,创3月23日当周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包含大型科技股的纳指100跌至六周新低,本周累跌3%,为3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
当地时间本周五发布的美国9月非农数据远不及预期——美国劳工部表示,9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13.4万,低于预期的18.5万人。美国9月失业率降至3.7%,创造1969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3.8%,前值3.9%。然而,不及预期的非农数据和美股的下挫仍无法阻止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当天,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3.25%,为201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并有望实现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记者注意到,因为美国国债几乎是教科书般的“无风险投资”,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被全球资金市场当做“标杆”。美债收益率走高,意味着资金的“价格”升高,钱比以前更贵了,资金的闸门将关得更紧,这对美股来说是个很坏的消息。
瑞银和高盛均表示,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涨对美股的影响比上涨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如果美债收益率迅速冲高,美股可能会再现大规模抛售。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债收益率的走高有可能对美股构成双重威胁——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作为抵押贷款、小型企业贷款以及国家和地方债券的基准,更高的借贷成本可能影响美国的经济活动。
记者注意到,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也恰逢一个关键时刻,这扭转了两年来美债收益率曲线趋于平缓,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言论,并可能重新引发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通胀。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将可能加剧对更激进加息的预期。
不过就目前看来,美债收益率的攀升并没有在整个美国经济体系中大幅增加通胀压力。通胀预期指标显示,美国目前通胀保持稳定,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
神秘资金下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高至3.6%
彭博报道称,美东时间周四下午,一名看跌期权的买入者对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高至3.6%押注250万美元,合约到期时间为美联储12月会议的两天后(即12月21日)。
从这笔神秘的押注来看,已经有交易员采取实际行动,认为美债会进一步被抛售。
这1.8万手大宗交易以9个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买入,平均成交收益率约为3.19%。10月5日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24%,这笔押注已经获益接近100万美元。
芝商所(CME)未平仓合约的数据显示,该笔交易是对年底前收益率显著上升的避险需求激增的体现。报道称,该笔押注可能会引发未来数日更多的类似交易。
记者注意到,不仅明年1月到期的期权,11月的国债看跌期权同样也在累积,截至美东时间本周四,未平仓合约激增233132手。买入看跌期权的交易者多数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进行套期保值,目标收益率在3.3%至3.45%之间。这些期权的到期时间仅剩三周。
“债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升至3.5%
彭博社报道称,看跌债券人士认为,美债的抛售仍将持续。富国银行利率策略师迈克·舒马赫(Mike Schumach)表示,与养老基金相关的购买活动暂停,以及对意大利预算的担忧,造成了对美债最初的抛售。他预计,创纪录的美债供应前景将使市场承受压力。
太平洋投资者管理公司的马克·基塞尔是少数几个对通胀加剧发出警告的人之一,他预计10年期收益率将高达3.5%。他表示:“美国经济强劲,赤字将增加,通货膨胀风险也在上升。” Oppenheimer Funds首席投资官梅曼尼(Krishna Memani)则表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今年可能达到3.5%,但3.3%或3.4%的高点“更有可能”。
“新债王” 杰夫·刚德拉齐(Jeff Gundlach)在接受CNN采访时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升至3.5%,30年期美债则有望触及4%。刚德拉齐重新强调了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红线后,游戏规则将会因此改变。据路透报道,刚德拉齐周四警告称,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关键的3.25%,可能会导致未来收益率显著上升。刚德拉齐还额外提到,此次收益率上扬令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也是另一个发生变化的信号。
包括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内的经济观察人士都强调称,美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热潮可能是暂时的。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经济状况大肆赞扬前,他曾警告称,近期财政刺激带来的好处将会消退。
国盛固收分析称,未来1-2个季度,美国经济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这可能成为阻碍美债长端收益率持续上行的一个风险因素。
美债暴跌引发市场大地震,美股遭抛售!有人提前押注已赚百万美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