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海关获悉,2018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年度总值再上5000亿元台阶,达到5222.6亿元。其中,出口3395.3亿元,增长17.8%;进口1827.3亿元,增长12.5%。这是继2014年的5862.1亿元峰值后,重回5千亿元规模。另外,为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重庆海关针对国家之前发布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拿出了9项政策,目前已在重庆综保区落地实施。
高新技术产品领跑出口
重庆海关副关长李玉介绍,2018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具体有7个方面的特点:年度进出口总值再上5000亿元台阶;加工贸易进出口主导作用突出;对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商、民营企业增势良好;特殊监管区域汇聚六成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领跑出口;集成电路、存储部件、部分初级产品进口增长。
“其中,重庆2018年较为出彩的增长点主要是‘特殊监管区域汇聚六成进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领跑出口’2018年,我市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3136.2亿元,增长20.5%,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60.1%,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2018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14.9亿元,增长21.4%,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68.2%。”
落实9项政策促进综合保税区发展
重庆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处长王文捷介绍,国家制定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日将正式印发实施。
1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海关总署李国副署长介绍了《若干意见》相关情况:《若干意见》共提出了21项具体任务举措,着力培育综合保税区在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竞争新优势,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
“为此,重庆海关梳理了《若干意见》在重庆的实施落地情况。”王文捷介绍,目前,重庆已落地的政策措施有9条,包括:赋予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允许区内加工制造企业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飞机租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简化非报关货物进出区管理;保税货物点对点直接流转;文化艺术品境外入区管理;支持综合保税区率先复制可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
海关特殊监管区带动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
据王文捷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占二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六分之一的外贸总量。“目前,全国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40个,其中综合保税区96个。我市共有西永、江津、涪陵3个综保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涪陵综保区尚在建设中。”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下,重庆的综保区有怎样的发展机遇?对此,王文捷表示《若干意见》提到自国务院批准设立综保区之日起,对拟入区企业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等,在确保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按现行规定享受综保区税收政策。对尚未封关运行的涪陵综保区有重大利好,有助于招商引资。
“另外,还能促进内销便利的政策措施,允许区内企业加工生产的手机、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在销往国内时不再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允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展示等业务,对重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上游新闻记者 吴黎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