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在2020年的2月,因为疫情,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还需要付出“空转”的成本。熬不熬得过去,除了家里的“余粮”,更需要的是能借到“口粮”。
海底捞,就是快速借到“口粮”的企业之一。
虽然门店全部关闭,虽然疫情还没有过去,虽然损失到底多少还不可计算,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贷款已经开始到达海底捞的账户。可以说,海底捞是最先享受“信用福利”的企业之一。
要“借”,得有“信”。
海底捞的“信”,是用多年来在形象、产品、服务等多个方面积攒下来的。在这种非常时期,其他企业就算是眼红也眼红不来的。
那么,海底捞的“信”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形象、产品、服务最终会凝集成为企业的品牌、口碑。某种意义上,你的品牌与口碑,就是你曾经持续不断地存下的钱,银行“信”你这笔钱在未来的时间会一一变现,所以,银行在你缺钱的时候会大方地“借”给你。
这和一个人攒人品是一样的,你有人品,讲信用,在你遭遇难关的时候,你伸出的手就会有人牵一把,没有,那别人只能说“不好意思”。
因此,这次疫情,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业务模型、产品的试金石,更是品牌成色的一次大检验。
当下,最直接接受检验的是各类小区的物管。
能不能快速地将外卖、蔬菜给住户送上门?能不能在电梯间准备防护纸巾?对需要帮助的住户,在忙得起火的情况下,有不有一个好态度?更进一步说,在此之前,是否在物业管理上进行了技术投入,让无法出户的住户更加方便?
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儿,但没有日常投入和积累的物管,是无法在这个特殊时候一下子组织起这些看起来小,却实实在在很重要的服务的。
所以,有人会在朋友圈感叹,买房子,不仅是房子要好,有个好物管也同样重要。甚至有住户说,经过这一次,今后物业费涨价,可能都不会再有从前的排斥和反感了。因此,那些自己经营具有口碑物业管理的开发商,这一波收获的人心,将在疫情过后的楼市交易中变现。
因此,疫情过后,我们终将发现,品牌,将为企业提供最重要的抗体或者说免疫力,有或者没有,将决定你最多只是打个喷嚏,还是一病不起。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