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过来。”“来啰,来啰!”
曾经出入大街小巷的棒棒,曾经走家串户的裁缝、磨刀匠......这些活色生香的场景,这些充满人间烟火的行当,你还记得吗?2021年3月30日,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隆重开馆,将再现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老行当,重温那段已经泛黄的记忆。
近年来,渝北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传承巴渝工匠精神,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凸显渝北特色。
涉及79个传统行当
108个雕塑人物
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以传统行当为主题,举办《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展出面积约700平方米,以雕塑艺术形式展示清末至民国时期极具特色的79个巴蜀地区传统行当。
展览生动呈现出每一个行当的突出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记录巴蜀地区传统民风民俗,再现了过去的市井生活和人间烟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计民生,具有深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为观众打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巴蜀人文画卷。
展览既是传承更是创新,将成为渝北文旅深度融合的风景线和新名片。
展览由79组,共计108个雕塑人物及道具组成,分为城乡力夫、良工巧匠、街巷能人和市井商贩4个单元。上百个民间小人物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们当中有拉船的纤夫、搬运货物的棒棒、缝缝补补的裁缝、修造房屋的泥水匠、打制家具的木匠、唱川剧的艺人、教书的私塾先生、做生意的商贩等。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巴蜀七十二行雕塑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雕塑学会理事,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奖的雕塑艺术家邓刚先生带领团队创作而成。
创作者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历史背景,根据巴蜀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人物形态、生活特征和人们的审美认知,提炼巴蜀一带鲜明的人物特征与从业者的肢体语言,以饱满的雕塑符号贯穿其中,从而创作了具有当代审美特征兼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巴蜀七十二行雕塑作品,生动再现传统行当劳作场景,着力体现七十二行从业者们的淳朴奋进的优秀品质。雕塑造型生动写实,动作惟妙惟肖,神态逼真,细节考究,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渝北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中的传统行当,有的仍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有的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则早已只能留存于人们的记忆、文字和影像资料当中。展览用雕塑的形式生动记录、展示这些巴蜀老行当,期望人们透过这些老行当能回忆、能看到、能了解那渐渐远去的时代。展览的每一个行当、每一组雕塑,记录着历史变化,浸润着匠人匠心。通过这样一个展览,我们看到了往昔的生活样貌,感受到了新老行当更替过程中匠心文化的传承,也能激发我们传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启迪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新闻背后
这些传统行当,你还记得吗?
对于40岁以上的人而言,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曾叫过“棒棒”。
棒棒不仅仅是曾经的一种职业,更是重庆人民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写照。
棒棒,又称“扁担”,是重庆挑夫的一种俗称。重庆城依山而建,人们携带重物出行很是吃力,因此出现了全国独有的职业——棒棒。他们手持一根竹棒或一根扁担,上面拴两根麻绳,穿梭在大街小巷帮人搬运货物、行李,成为山城的一张名片。
《山城棒棒军》曾风靡全国,如今棒棒已逐渐退出人们视线,在解放碑、朝天门一带偶尔出现。
挑水夫,由于重庆城区地势复杂,不便凿井,居民饮水不便,城中便诞生了一种特殊工种——挑水夫。 鼎盛时期,重庆挑水工人数达两万人,徐悲鸿创作的《巴人汲水图》就是对挑水夫的真实写照。
现在,自来水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挑水夫这一工种也彻底消失。
染匠,是以染布为生的人。中国古法染布有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和夹缬三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过去人们多穿蓝色和青色衣服,染匠先将布染成蓝色,再染则颜色逐渐加深至青色,因而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郑三波 何零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