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巴寡妇清塑像
巴寡妇清,秦昭襄王(1)时期出生于巴郡枳县(今涪陵),卒于秦朝初期。
丈夫英年早逝
操祖业聚财富
巴寡妇清,本名清,其姓氏已无可考。清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聪明伶俐,少年时,其父便请来老师教她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礼义廉耻,对上古传说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兴趣尤浓。待到闺房待嫁时,清已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在巫师的撮合下,清嫁给了当地原巴国国姓、巴郡大姓、数世经营丹砂的富贵人家巴家,于是清随夫姓,名曰巴清。
丹砂,本为大红色,最初巴人用于祭祀,后来也用作染料、器皿装饰、化妆品、医药等。巴家的祖先最先发现丹穴,并先掌握冶炼技术,其家族数代人以开采丹砂为生,靠丹砂矿牟利,积累了不少财富,家境十分殷实。可惜的是,清嫁到巴家不久,其夫便英年早逝,她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巴清是一位意志坚强的女人,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灵活的经济头脑。丈夫死后,她没有改嫁,更没有倒下,作为巴家的儿媳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操起祖业。巴清聪明多智、善思考、勤动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提高了提炼丹砂的技术。在乱世纷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巴清发挥她的聪明才智,有效地管理着家族丹砂企业。家族企业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了更大的发展。巴清在经营家族企业中,重视自我保护。她用自己的财富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用来保护她的丹砂开采与销售,因而能够做到不被侵犯。
献丹砂与秦皇
捐积蓄给朝廷
丹砂又名朱砂、辰砂、汞沙,是硫化汞(化学品名称:HgS)的天然矿石。丹砂主要成份为硫化汞(汞俗称水银),作为药物,具有安神、定惊、明目、解毒、防腐等功效,对治疗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有一定作用。先秦时代,道教的道士们以丹为主要原料,用鼎来炼长生不老之药——丹。中国上古时代的先人们崇尚长生不老。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处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成为达官贵人和庶民百姓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秦王嬴政对此情有独钟,他十分渴望长生不老。自二十余岁迷上“长生药”和“真人术”后,秦始皇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还希望死后能够把权力和财富带到另一个他只能想象的世界里去,在那里他照样可以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巡视九州,因而在为自己修筑坟墓时,把他认为能够助其长寿的水银也大量地布洒于陵寝之内。一国之君尚且如此,士大夫、贵族豪强、黎明百姓更是趋之若鹜。为了寻求长生不死,就需要炼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需要丹砂,因为丹砂是炼制所有丹药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于是丹砂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升了。“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2),丹砂很是走俏。
丹砂的主要出产地是涪陵。巴清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善于捕捉商机。她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规模,增加生产量。巴清也是一个善于营销的人。丹砂生产出来后,开辟了长江及其支流嘉陵江、汉江水道和其他陆上通道,将丹砂运销全国各地。在秦始皇苦寻灵丹妙药、追求长生不老的行动中,在秦始皇强聚天下之水银布洒陵寝的工程中,巴清为秦始皇奉献了无尽的丹砂。由于巴清能守其业,勤俭节约,善于理财,以致数年后,家财不可估量,而且招募开采、提炼丹砂的人在一千人以上。为确保边陲巴郡的稳定和丹砂大量生产以及安全地运到秦国都城咸阳,秦始皇特别批准巴清拥有私人武装,巴清私人武装达到上万人。
巴清作为成功企业家,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她拨出专款,救助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儿童,指定专人专管,被乡人奉为“活神仙”。秦灭巴国后,巴氏家族对秦国贡献了很多财富。巴清执掌巴家产业后更是积极主动向政府纳税,争做合法经营的楷模。她仗义疏财,大力资助秦国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边陲,下令郡县征集劳力去修筑万里长城。巴郡及属县——枳县奉旨挨家逐户征集役夫。巴清年老,无丁可抽,但念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自己也应尽力而为,于是倾尽积蓄捐献给朝廷,作为修筑长城的费用。巴清纳税和向国家捐献的金银财宝无可计量,向秦始皇贡献水银上百吨,每年达到了一个郡的进贡量,因而有“礼抗万乘”之说。
死于秦都咸阳
诏令修“怀清台”
巴清的所作所为,巴郡地方官如实向秦始皇作了汇报。秦始皇阅览巴郡禀报的奏折,十分感动,略加思考后,认为有三条理由,促使他必须优待巴清。一是巴清疏财卫国的义举,必须加以旌表,否则会丧失人心;二是巴清既是全国最大的“不死之药”丹砂的控制者,又是巴人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具有沟通神与人的特殊禀赋和能力,她拥有领悟神意、传达神谕的特权,是神权的体现者,如果优待她,便可以借助她的巫术,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起来,加强秦对巴人的控制,进而将这一策略推广到全国,加强秦帝国中央对全国的控制;三是自公元前315年秦将司马错顺道灭巴国以来,秦对原巴国统治者采取的是怀柔和缓、让原巴族上层分享统治权、任巴族贵族为君长、保留巴族贵族对本民族的相当支配权、减免刑罚和赋税的政策。巴清家族所在的枳县(今涪陵)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处于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位置上,是秦中央政府与以巴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边缘地带。所以,秦始皇为实现个人长生不老和秦朝万代永存的梦想,决定为巴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作为回报,他要求巴清必须为其陵寝地宫提供大量水银,并用她所独享的不死之术为他服务。于是秦始皇将巴清请到咸阳,以上宾的礼仪优待她。后来,秦始皇又念巴清年事已高、孤苦无依,特地降旨接她到京城供养。巴清到咸阳不久,卧病不起,经御医治疗无效,病死京城。秦始皇按照巴清落叶归根的遗愿,派军士将其遗体送回故里,令巴郡厚葬。巴清,在丈夫死后遵守妇道,一生未再嫁,一心躬耕丹砂事业,令刚烈的秦始皇十分感动。为进一步旌表巴清对秦的贡献和贞洁,为了表明中央政府对巴郡人民的仁达之意,秦始皇诏令巴郡枳县修建一处高而平、可以登高望远的特殊建筑物,命名“怀清台”,以示他对巴清的怀念和敬意,也为后人追思吊念巴清提供场所。“怀清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名人纪念碑,其址在今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朱砂村仙女山(又名中峰寺,亦称正女山,或贞女山)。
未再嫁终身寡
清誉留名史记
清,其夫死后未再嫁,终身为寡,提炼丹砂提高了古代冶炼技术,仗义疏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后人赞其贞洁和贡献,名之曰“巴寡妇清”。清,一个穷乡僻壤的寡妇,能与国君同样威风,名扬天下,为后人扼腕赞誉。司马迁在公元前92年成书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岂非以富耶?”明代金俊明《登怀清台》诗赞曰:“丹穴传资世莫争,用财自卫守能贞。祖龙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礼妇清。”
为了追述城市历史,弘扬人文精神,打造文化品牌,塑造重庆形象,提升市民素质,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遴选出了200名重庆历史名人,其中重庆本籍100名,客居重庆者100名。巴寡妇清被遴选为重庆本籍历史名人,重庆历史名人馆塑有她的塑像。
文图/汪树权王一安
注:
(1)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
(2)“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晋代葛洪《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