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连续三起关于“眯眯眼”的新闻引发了全网关注和热议:电影《雄狮少年》因“眯眯眼”和“吊眼角”的人物形象被部分网友发起抵制,三只松鼠因海报模特“眯眯眼”被推上风口浪尖,梅赛德斯-奔驰的最新广告因模特被批“眯眯眼”全网下架……
一时间,“眯眯眼”引发的网络情绪迅速蔓延。12月28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文章,呼吁理性讨论:怎样看待围绕“眯眯眼”的争议。截至目前,这篇文章获得42万余人点赞。
到底该如何理性看待“眯眯眼”?究竟是公众反应过度,还是另有缘故,这一切都要从本文开头提到的三起争议事件说起……
“雄狮”“松鼠”接连受伤,还有品牌直接“翻车”
本月,号称“国产动画电影技术天花板”,豪言将狂揽20亿票房的《雄狮少年》上映。然而,电影中几乎所有角色都是一水的“眯眯眼”和“吊眼角”,引起众多网友不适。
该片导演孙海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影片中的人物建模能够去网红化,并表示该片在广东等地多次采风,并暗指“大家身边的朋友”都是这种长相。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尤其不少广东网友表示,“靓仔发源地”的小伙伴真的不长这样啊。
导演接受媒体采访 微博截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有网友晒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宣传海报,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厚嘴唇等元素,再一次引发网络争议。
三只松鼠回应表示,国潮风流行,选择“国潮风”来进行广告拍摄,意图传达给消费者国潮的视觉感受。模特本人也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眯眯眼”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只是天生眼睛小:“眼睛小就不配中国人了?”
引起争议的海报内容
该模特社交媒体截图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12月27日,微博网友@上帝之鹰_5zn 放出梅赛德斯-奔驰在微信朋友圈推广的广告封面,并配文“奔驰的广告,无语”。
该条广告也迅速被撤。27日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联系奔驰中国相关部门,但并未获得回应。
网友反应过度了吗?下面有请李小龙
为什么一谈及“眯眯眼”,就激起网友这么大的反应?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栏目曾有过科普:早在1884年,美国杂志上的漫画《边防堡垒》中,就出现了眼睛眯成一条缝的满大人和喷着火的恶龙,而1930年代的美国电影中,“眯眯眼”的华人也往往被描述成畏缩、危险、阴险的形象。
2019年,漫威工作室在美国圣地亚哥漫展(SDCC)上官宣了以华人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Shang-Chi”(一般译作“上气”)主演阵容。其中中国香港明星梁朝伟出演的“满大人”就在当时引发了网友吐槽。众所周知的是,“满大人”的原型是美漫里面著名的“黄祸”代言人——傅满洲。
美国电影里的“傅满洲”形象
清朝官帽、八字胡、眯眯眼……这是傅满洲的典型特征。这一虚构人物来自英国小说家萨克斯·洛莫尔创作的系列小说《傅满洲》,1913年在《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首次出现,他的智商极高,是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三所大学毕业的博士。他擅长医学,并精通各国语言和东方古代秘术,总是幽闭在黑暗世界中,精通各种酷刑和毒药,策划种种邪恶勾当。
直到1980年,美国华裔发动抵制傅满洲运动,傅满洲的形象才被禁止出现。而漫威则是将“傅满洲”改成了“满大人”(英文同拼音Mandarin)。
“眯眯眼”对亚洲人具有歧视意味,就连西方主流社会都是盖了章的。2021年6月1日,在世界女排联赛塞尔维亚对阵泰国的比赛中,塞尔维亚球员杜尔德维奇在得分后做出“眯眯眼”的庆祝动作,引发舆论强烈批评。杜尔德维奇赛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道歉声明,而国际排联则对其禁赛两场,并向塞尔维亚排协开出2万瑞士法郎的罚单。
还是来看一看当年李小龙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是怎么说的吧:
老电影描绘的中国人总是翘着辫子
斜着眼睛的形象
我下定决心
要在美国展示一些东方特色
向美国人揭露最真实的东方文化
“眯眯眼”不是不可以有,而是别刻意有
随着网络舆情的发酵,一切似乎向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
三只松鼠和梅赛德斯-奔驰的微博受到了大量网友攻击,品牌形象无疑受到了负面影响。
《雄狮少年》这面临“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豆瓣开出了8.3分的高分,一边则是顶着“国漫之光”的名头却仅仅收获不到2亿元的票房。要知道,这部电影上映首日的排片率一度达到25.5%,超过《误杀2》(23.7%)。然而上映13天以来,该片总票房仅1.55亿元,落后同日上映的《误杀2》(实时票房7.88亿元)6.33亿元。
包括部分当事者的解释也未能获得更多的赞同。三只松鼠的广告模特曾经表示,难道眼睛小就不配做中国人?然而很快有网友发现,这名模特在社交账号上长期以搞怪、扮丑和拉眼角博出位。
实际上,大家不是不能接受“小眼睛”和“眯眯眼”。比如瓜摊老板一生之敌刘华强(又名孙红雷),人家往大街上一站,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适。
再比如著名的小眼睛美女吴倩莲,只要她不挑战小龙女这样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大家都觉得她挺好看的。
关键是你不能刻意扮丑啊。像这样式的,美吗?能代表中国人的普遍审美吗?
怎样看待这些事件?正如人民日报文章中提到的,从产品角度看,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从审美角度看,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从传播角度看,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