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消息,最近,跟其他许多商品一样,韩国汽车的售价也显著上涨,甚至出现了“汽车通胀”这样的新词汇。
汽车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涨价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汽车价格的一片“涨势”呢?
记者来到了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总部大楼。集团旗下的现代和起亚汽车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约八成,产品的价格水平很有代表性。最近10个月以来,现代和起亚更新了多款主力车型,价格平均上涨52万韩元、约合2700元人民币。其中的一款以亲民著称的畅销车型伊兰特,今年最新款更是比老款贵了约合人民币15500元。虽然性能大幅升级、涨得也算物有所值,不少消费者还是感叹选择低价车的机会本身少了很多。
涨价的不仅是韩国的国产车,新车市场上的进口车,乃至二手车市场上成色不错的车都在提价。这一轮所谓的“汽车通胀”现象,最初始于车载芯片的短缺,之后供应链问题又导致车身钢板的价格飙升,加上今年俄乌局势下铜、镍等金属变贵,汽车通胀的问题正变得长期化。
由于部分原材料昂贵又紧缺,各大整车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集中资源生产利润率较高的SUV和豪华车型等。
这样的策略调整再加上节能减排的环保大趋势,使得经济实惠的小汽车产量整体上呈萎缩态势,现在韩国的新车平均售价已经突破了4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鉴于韩国的公共交通便利,共享汽车和租车也很方便,如果买车太贵,不少人的购买意愿就会减弱。因此专家也呼吁韩国系统性研究节省汽车生产成本的方案,提早应对汽车购买力变化可能带来的挑战。
原标题:“汽车通胀”?!这里,售价显著上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