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消息,就在11月5日晚上!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正式开启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全球组网”时代。
如今,首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则是向全球提供服务。
一直以来,很多声音都认为北斗能和美国的GPS一决高下,可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发展北斗导航毕竟时日尚短,怎么能跟“资历很深”的GPS相抗衡?
北斗真实实力究竟如何,是被过度高估了吗?笔者选取了前段时间发过的一篇旧文以飨读者。
1.有了GPS,为啥还要搞“北斗”?
GPS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隶属于美国空军,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这个系统主要包含民码和军码两种信号,二者精密级别不在一个量级,前者是毫米级别,后者是分米级别。
GPS有多强大?
军事方面: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飞机、坦克、舰船、单兵、精确制导弹药都在使用GPS。
在战场上,精确制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最典型的应用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国轰炸伊拉克水电站,至少需要数百吨常规弹药,并且,轰炸机面临着巨大的防空火力威胁。而基于GPS和图像精确制导的导弹,只需两颗——一颗炸出缺口,第二颗沿着缺口飞进去,在百公里外发射便可自动飞向目标。
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甚至出现了导弹顺着新闻大楼通风口一直钻下去的高精度袭击场景。
此外,对于战场指挥系统,特别是大空间跨度的指挥,极其精确的时间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GPS都可以做。
民用方面:离开了GPS,手机不能导航,微信不能共享位置,各种地图都不能用......
离开了GPS,国家的电网都会没那么稳定。
离开了GPS,各大股票/大宗商品交易所的时间没法精确同步(GPS可做到纳秒级别授时),为确保安全,金融效率会降低很多,还玩什么高频交易、超短线?
离开了GPS,科学界现在的大气、重力场、地球磁场、地球板块运动、地震及火山自然灾害、地球洋流和海平面变化、冰川运动和融化等研究,就基本可以退回到20年前的状态了,这些年上述领域的重大突破都和GPS有紧密关系。
离开了GPS,自动驾驶技术、精密农业、民航飞机高精度起飞降落自主导航,都是梦。
离开了GPS,超大工程定位,比如港珠澳大桥、高铁、突破人类天际的各个中国大桥,就没那么多中国速度了,测量与校正就足够折腾的。
然而,这么重要的GPS,极易被控制。
如果完全依赖GPS,美国加上了干扰,怎么办?或者,根本不让你用了呢?还有更极端的,干脆给你发送虚假的GPS信号呢(GPS的干扰、欺骗都容易实现)?
那么,轻则汽车、轮船等走错路,重则导弹攻击错误目标,打到自己也极有可能。
在美国GPS一家独大之时,美国军方在所有民用信号上放了干扰。后来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出现,美国为了应对竞争才取消了这个干扰(2000年5月2日)。从图中可以看出,取消干扰后,民用信号的定位精度直接从百米级提高到了今天的米级。
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的印度也吃过大亏。
1999年,印巴卡吉尔(Kargil)战争期间,美国觉得不能让印度太得瑟,就直接关闭了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后来,印度痛定思痛,放弃了自己原先开发的GPS增强系统及与GPS相关的卫星,自己做了一套区域性的导航系统。
2.大国重器,必须靠自己!
实际上,早在1970年,我国就提出了关于卫星导航技术的论证方案——“灯塔”项目,与美、苏在同一时期,后来,因国内外形势变化被迫下马。
海湾战争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大家都深刻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巨大价值。
1993年7月23日,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来。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局部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使得船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
“银河号事件”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卫星导航,我们一定要自己搞出来!
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北斗一号的研制工作;
2000年,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了区域性(仅限于亚太地区)卫星导航;
2003年,又发射了一颗备份卫星,北斗一号正式完工,我国已经在军事领域(战术武器等)摆脱了对GPS的依赖。
按原计划,我国只需研发出北斗一号应用于亚太地区即可,在全球性应用方面寄望于与欧盟计划共同推出伽利略系统。
2000年,伽利略系统立项;
2003年,我国率先加入该项目,投资超过2亿欧元,并迅速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
然而,造价仅仅相当于一个欧洲中型机场的伽利略系统(35亿欧元)进展很不顺利,欧盟麾下各国明争暗斗,导致这个项目被不断推迟——计划于2006年前后建成的系统至今仍未完成。中国虽然是投资方,却被不断排挤,欧盟很多核心技术的研究都把中国排除在外。
中国果断决定:自己干!
2007年,中国开始正式建设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北斗二代。
到了2012年,我们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完全覆盖了亚太地区。
北斗二号的建设与运转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我们的目光已超越亚太地区、投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于是,北斗三号正式开始建设。2015年,中国发射了北斗三号第一颗卫星,目前,进入建设高潮期。
现在,北斗已经成长为共计23颗的庞大卫星导航系统,在2020年,将有35颗卫星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全球无差别的高精度定位。
2017年9月28日北斗可见卫星图
3.中国北斗有两大“绝活”
评价导航系统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四项:
*军用价值。导航系统最主要的目的是服务于军事(美国GPS、我国北斗、俄罗斯格洛纳斯均隶属于军方)。
*民用价值。民用是可以赚钱的,因此赚钱和商业化能力也是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实用性。全球性的一定比区域的好,1厘米精度的肯定比1米的好,能1分钟定位的肯定比1小时的好,独立的肯定比依赖其他卫星系统的好。
*稳定性。几个系统处于竞争状态,所以需要保持现有状态稳定,频繁发射卫星补充(毕竟都是几十个大卫星的卫星星座),而且由于竞争和需求必须更新换代。
按照这四个指标来看,美国的GPS导航系统仍然独占鳌头——GPS是已经发展了30多年的成熟系统,早就实现了全球覆盖,卫星补充稳定,长期维持在32颗,并已经更新到第三代。
GPS系统星座动态图
最重要的是,GPS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民用导航市场,其商业价值远远超过军方投资。后来者很难与其争锋。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紧随其后。
我国北斗星座
北斗有两大“绝活”:
一是最复杂的星座系统。
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36000公里高)、地球倾斜同步轨道(36000公里高)和中轨轨道(20000+公里高)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
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
我国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及“一带一路”地区,系统建成后,这些地区均将获得优于GPS系统的精准定位。
二是短报文系统。
其他所有定位系统只接收太空信号,不与通信卫星进行任何交流。而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最典型的应用是可以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
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没有网络的地方,安装北斗系统终端的用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能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该技术将被用于紧急救援、野外作业、海上作业系统。
更重要的是,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的指挥端机可进行一点对多点的广播传输,为各种平台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在灾区,在通讯、电力中断或移动通信无法覆盖北斗终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短报文进行通信。
2008年汶川地震时,进入重灾区的救援部队利用120字的短报文突破通信盲点、与外界取得联系,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了灾情。
而且,这个功能不但实用,而且成本很低,目前我国民用短报文大概几毛钱一条。
由上可知,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北斗对我国意义重大,称其为“国之重器”丝毫不为过。在技术上,它完全可以与新一代GPS媲美,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某博士破解了北斗信息,完全是谣言,因为“破解”的是民码,而民码本来就是要公开的(全世界各个系统都是如此)。
只是相比GPS,在商业化方面,北斗暂时很难从每年千亿美元级别的GPS市场那里“分一杯羹”。而且,北斗系统尚未完全建成,竞争力较为有限。
不过,2020年前后,北斗三期完全建成,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足以支撑北斗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系统。在未来,北斗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4.俄欧印日的导航系统怎么样?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全球导航系统、两个区域性导航系统。除中美外,俄罗斯、欧盟、日本也在搞导航系统,它们水平怎么样呢?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
该系统自苏联时期开始建设,是唯一一个频分多址的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码分多址)。
这两个的区别可以用一个例子形容: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国际上频段资源非常有限),在运货(导航信息)的过程中,你可以选择用很多小车(多个频率,俄罗斯方案),也可以选择用2辆(老版本GPS两个频率)大车,或3辆大车(伽利略、新GPS、北斗三个频率)运输,各有利弊。
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目前的星座
因为小车运输,格洛纳斯安全系数高,在抗干扰和欺骗等方面很强,同时兼容性较差、维护成本很高。
独特的轨道设计使其在高纬度地区拥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毕竟考虑俄罗斯地理位置),但是,高纬度地区人口太少,再加上俄罗斯一直以来跟欧美矛盾重重,格洛纳斯很难扩大用户,几乎不具备商业化潜力。
苏联解体后,格洛纳斯陷入绝境。普京的强力支持让这个系统起死回生,但也仅让其维持在理论上最少的24颗卫星。目前,格洛纳斯系统是俄罗斯政府最大花费的单个项目,随着俄罗斯经济衰落,前景很不乐观。
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
它曾经是北斗的“老师”,起步就三频信号,只是被拖延了10年后才重新开始发射卫星,错失了许多良机。现在,该系统有了18颗卫星,要陆续补到30颗才能覆盖全球。
一直以来,欧洲在军事上依赖于美国,而且苏联解体后,欧洲没有了大规模正规军入侵的威胁。所以伽利略系统在起步阶段就定位为“民用”系统。欧洲真正看重的,是以定位导航为核心的巨大市场——在当时,全球的卫星导航所涉及、产生的经济利润,基本上全都被美国赚取了。
但是,它的商业化道路走得并不轻松。
“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
而中国北斗二号的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这已经跟它当初的目标相差太多。
伽利略系统星座
印度区域导航系统IRNSS
印度的区域导航系统仅能覆盖印度及其附近
以前,印度有一个依赖于GPS的区域增强系统,上文提过,在印巴冲突期间,美国关掉了交战双方的GPS服务。印度后来自力更生,建成了一个独立的区域增强系统IRNSS。覆盖范围仅限印度这一片,而且,最近几颗卫星上的原子钟接连出现故障,如果不快速发射卫星进行补充,很可能会导致任务失效。
日本的准天顶系统QZSS
日本的准天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导航系统
这是一个依赖于GPS服务、加强GPS系统在日本地区应用的系统,发的信号都和GPS一样。如果美国GPS关掉信号不让它用,它就真不能用了。现在仅有3颗卫星为它服务。
从全球六大卫星导航系统来看,我国的北斗在技术方面不亚于美国GPS。虽然GPS很早便进入了市场、实现了垄断,北斗的商业化推广极难进行(没有民用的盈利,光靠国家投资不是长久之计),但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原标题:“北斗”终于要来了!欧美为何对此恨之入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