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消息,名分之争背后,还是安全问题。时隔3个月,关于虹鳟鱼能否纳入三文鱼的话题又一次被大家提起,原因是一份《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把虹鳟鱼列入了三文鱼。
▲三文鱼刺身 中新经纬 常清扬 摄
有网友吐槽说:“我等了3个月,你(虹鳟鱼)终究是在三文鱼中C位出道了,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5月份,一则“我国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已占国内三分之一市场”的新闻引起了争议。当时就有人提出青藏高原养殖的是“虹鳟鱼”,并非“三文鱼”,并对当地养殖的环境产生质疑。然而3个月过去,这份标准的发布,是否真的能将虹鳟鱼的身份“正名”呢?
虹鳟鱼列入三文鱼,但消费者不买账
最近,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明确规定三文鱼的定义,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截图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官网
也就是说,在这份标准中,虹鳟鱼正式被列入三文鱼类中。
值得一提的是,《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同13家企业共同编制并发布的。
与此同时,有媒体调查发现,该团体标准的推出有诸多程序违规。其中的核心包括:团体标准实际公示时间为3天,远低于规定的15天;起草单位不涉及科研院所,操作流程不合符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2015年公布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实早在5月22日,青藏高原上养殖的“三文鱼”的消息就让网友议论纷纷。该消息称,在青海龙羊峡水库,有我国目前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场,而国内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都产自这里。
▲截图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事件经过网友讨论不断发酵,引发诸多网友对淡水三文鱼的强烈抗拒和质疑,不少网友认为淡水三文鱼就是虹鳟鱼,没有了深海高压渗透,淡水鱼身上寄生虫很多,不可以生吃。
然而经过3个月的评定和讨论,虹鳟鱼最终为自己“正名”的结果却加深了人们的疑惑和不满,纷纷表示,“你可以定标准,我可以不吃。”
近月台:你干脆把鲤鱼也定义为三文鱼算了,反正你说了算,吃不吃我说了算。
Augustone:别争了,标准产地吧。淡水的不建议生吃。
C-sixtynine:以后三文鱼只是道菜名。
天蓬元帅1977:你把虹鳟鱼归为啥都没关系,说这是神仙鱼都行,反正我不生吃。
宁2019:国产三文鱼再见吧!
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仅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但就目前而言,该标准也仅仅是水产行业约定标准,很难打消公众已有的疑虑,且不排除会有不良商家利用该团体标准故意降低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忽悠消费者的现象发生。
随着事件的热度持续发酵,上海市消保委在8月14日表示,将于下周就此事专门召开专家讨论会。
名分之争背后,还是安全问题
虹鳟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表面上是名分之争,但争论的背后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生食淡水鱼的安全问题。
那么虹鳟鱼和人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三文鱼有何区别?
实际上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新经纬表示,虹鳟鱼和三文鱼的关系通俗来讲更像是“亲戚”,就像犬类中的金毛跟拉布拉多,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鱼类都可以生吃。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其养殖环境如何,有没有污染,寄生虫的情况如何。
事实上,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相对而言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的生长环境接近,故不难理解人们对于淡水养殖的虹鳟鱼作为三文鱼生食的质疑。
▲三文鱼刺身 中新经纬 常清扬 摄
虹鳟鱼到底能不能生吃,这点并非不可知,且就当下的养殖技术而言,通过规范养殖和冷冻处理,确保虹鳟鱼能像三文鱼一般生吃也并非不可能。但即使解决了食用安全问题,本土淡水养殖的虹鳟鱼,和深海捕捞冰鲜运输而来的三文鱼,成本、品牌和肉质也必然存在差异,如何体现二者的差别,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除了各方对于食用安全的质疑声外,也有小部分人提出疑问,加大虹鳟鱼的养殖,是否会扰乱目前的国内三文鱼市场,国内市场的三文鱼价格是否会大幅下降?
就目前国内三文鱼市场来看,朱丹蓬认为,目前国内三文鱼市场属于整体良莠不齐,环境混乱复杂,除了一些高端的酒店,大家平常食用的三文鱼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文鱼,这是国内快速消费品行业里共存的问题。
“如果未来虹鳟鱼继续加大养殖规模,必定会对整体三文鱼市场产生影响,但部分商家可能为了低成本高利润,最终市场的走向可能只是产业端整体价格会偏低,但是渠道端的利润不会少,最后到消费端的部分价格不会有太明显的波动。”
这种“国产三文鱼”,你们还吃吗?
原标题:虹鳟鱼=三文鱼?网友:你可以定标准,我可以不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