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以来,成功侦破“记者”涉嫌新闻敲诈的案例,频频出现在陕西榆林公安部门的通报中。
据警方公开通报,截止目前,至少已有7人涉嫌新闻敲诈被警方抓获。
8月27日,榆林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全国新闻热线:M17702387875@163.com),针对网络舆情敲诈勒索、牟利炒作、非法经营、有偿删贴等新闻敲诈的违法犯罪活动,榆林市从8月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整治舆论环境专项行动,“目前,由于许多案件还在侦查办理当中,具体推进情况待专项行动结束后统一通报”。
中办督察组反馈“个别地方舆论环境堪忧”
据记者了解,此次舆论环境环境专项行动源起于中央办公厅督察组对陕西的督查。
日前,中央办公厅督查组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作风建设对陕西省开展专项实地督查,并反馈了督查意见。8月15日,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推进会。督察组反馈陕西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特别指出“个别地方舆论环境堪忧”。
《榆林日报》刊登一篇报道指出,“6月份,中央办公厅督查组对我省作风建设情况开展专项实地督查,并于近期反馈了意见。反馈意见针对我市舆论环境,提出“一些真假难辨的记者,反向利用舆论监督机制,借口‘媒体、网络爆料’敲诈勒索地方干部和企业主,有的甚至雇佣一批‘马仔’,已成为当地一大公害”。
为此,榆林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整治舆论环境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舆论环境专项行动,坚持“查处一批、打击一批、曝光一批”的原则,在真打、严打、重打上下功夫。8月8日,榆林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会议要求要开展好打击新闻敲诈、假记者、网络造谣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确保舆论环境明显好转。
随后,榆林公安部门多次通报侦破“假记者”涉嫌新闻敲诈的案例。
8月16日,吴堡警方通报称,当地快速破获4起假记者敲诈勒索案,抓获李某、宋某、姬某犯罪嫌疑人3人;次日,神木警方通报表示,当地监委会同公安局依法将涉嫌系列新闻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麻某某抓获;8月19日,绥德县公安局通报称,依法将假借新闻监督涉嫌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刑事拘留;8月24日,府谷县公安局成功抓获涉嫌新闻敲诈的犯罪嫌疑人崔某明、李某红。
据麻某自述,其从2013年开始,从事自媒体行业,经常通过发帖删帖收取一些费用,直到目前该种费用额已达近百万元。发帖删帖成为了“快速致富路”,但也让麻某某身陷囹圄。
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成为“土壤”
记者从当地获悉,榆林市舆论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过去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集中呈现,客观上为新闻媒体关注提供了广泛素材,也为不法分子假借新闻采访监督进行敲诈提供了土壤。
榆林假记者问题有多严重呢?据当地媒体报道,陕西榆林靖边县新城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家企业,不到100天,先后迎来三波“记者”,都是来曝光的,后来才知道三波记者其实都是“一伙”的。
报道指出,其中为首的薛某某是某某时报的记者,才申领记者证不到5个月,便约他人来企业“监督采访”。第一次,该企业负责人给了4000元现金,名义是订报;第二次再支付2000元现金,薛某某还“戏剧性”地承诺,不再报道该企业情况;然而第三次来了另外“两个记者”,企业负责人支付了700元后跟踪发现,幕后人物还是薛某某。
薛某某还与人来到了定边某油井,现场拍摄照片,留下联系方式。随后企业负责人联系见面,薛某某提出要查看油井相关手续的要求,但负责人未能提供。薛某某提出索要“赞助费”,名义依然是订报费用。最终收取了现金10000元了事。
榆林官方通报称,今年以来破获了一批造谣案和敲诈勒索案。拘留了“7·26”绥德子洲抗洪抢险期间参与造谣的自媒体人员7人。在靖边县、榆阳区各破获了1起记者敲诈勒索案件。市网信办先后约谈了25家违规违法微博、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关停了6家违规违法新媒体平台,清理了各类虚假不实信息483条。
今年3月份,神木公安局将涉嫌冒充记者身份,以报道要挟神木境内某企业钱财的杨某某等3人抓获,4月19日批准逮捕。4月份,靖边县法院对2017年“4·14”XX时报真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中的薛某某等4人,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3年不等。近日,原陕西传媒网广告合作人员安某假借新闻监督敲诈某学校钱财案件取得重大进展,已移交榆阳区检察院。
据了解,此次舆论整治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包括:围绕“新闻敲诈”开展打击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行为;围绕“三假”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从事新闻采访行为;打击以网络监督为名通过发帖、删帖索取财物等“网络敲诈”的行为等。
上游新闻见习记者 杨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