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86岁老人百倍偿还56年前医疗费:债不能带进棺材
12-21 10:59:57 来源:湖北日报



 

丁有国夫妇俩仔细端详收据,了却56年来的心愿。

医院开具的收据。

“感谢你们上门收取这笔欠了56年的医疗费!”12月18日上午,在鄂州市滨湖南路世纪阳光小区,86岁的丁有国紧紧握住蕲春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手,递上用信封装好的7000元现金。

接到医院的收条后,老人激动地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良心债终于还上了,心也安了……”

一封特殊的来信

11月底,蕲春县人民医院院长邓凌文收到一封寄自鄂州的信。写信者是丁有国老人,信中写道:“1962年,我的一个6岁男孩,在蕲春县卫生院住院,一个多月查不清病因,在医院病逝,大约欠下70多元医疗费。随后两年我主动还了3次,但金额很少。现拟以100倍的金额,汇寄7000元来还这笔良心债。”

“已经过去56年了,依然还能想到还钱。”邓凌文在院务会上读了这封信,所有人感动不已。可医院查遍历史档案和资料,没有发现老人所说的欠款记录。

到底收不收?蕲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顾鸣和丁有国取得联系,老人在电话中笃定地说:“这件事虽然过去56年了,却如一块石头压在心中,你们一定要接收。”

经过商议,医院决定上门接受这笔欠款。

一段尘封的往事

12月18日上午,顾鸣带着工作人员赶到鄂州。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客厅,丁有国和老伴张金玲已在家等候多时。

丁有国说,夫妇俩都是蕲春人,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1959年,他在家乡当了7年乡村教师后,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张金玲留在蕲春,边教书边照顾年幼的儿子,全家人仅靠妻子微薄的工资生活。

1962年9月,寄养在老家蕲春彭思镇的大儿子突发高烧。张金玲连忙赶回彭思镇,带着6岁的儿子住进蕲春县卫生院(后改名蕲春县人民医院)。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孩子不断高烧、抽搐,病因始终无法查清,一个月后,不幸夭折。

料理完后事,丁有国才知道,住院治疗期间,他们还欠医院70多元医疗费。

张金玲清晰记得,儿子住院半月时,他们就没有钱交医疗费了。但医院始终未停药,一直在全力抢救,这让夫妻俩感念至今。

夫妻俩后来辗转在黄冈、鄂州工作,从鄂州大学退休。多年前,他们就想还上这笔钱,但他们要赡养双方父母,抚养3个孩子成家立业,经济长期拮据。大儿子夭折之痛,更成了妻子张金玲不愿触碰的往事,还钱之事便一直压在丁有国心头。

一笔特别的救助金

交谈中,坐在椅子上的丁有国不停喘气。他说:“自己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近几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能将这笔债带进棺材,成为一生的遗憾。”

11月20日,丁有国悄悄地给蕲春县人民医院寄出了一封还债信。在得知蕲春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来的前一晚,老人坚持自己去银行取回7000元现金,叠得整整齐齐,用信封装好。

为何归还7000元呢?老人解释是,56年来,物价上涨很多倍,归还7000元不算多。

在众人见证下,丁有国颤颤巍巍将信封递给医院工作人员。他和老伴接过收条后不停端详,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

邓凌文说,医院要将这笔良心债单独使用,作为困难患者的救助金,让老人的善心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手记

陈世昌

时隔56年,主动百倍偿还医疗费,丁有国老人令人肃然起敬。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丁有国的行为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普通百姓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敬畏。

这份良心债,更体现了医患关系的和谐。56年前,老人痛失爱子。在欠费情况下,医院仍全力抢救,让患者家属感念了半个世纪。

近些年,有些偶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个别医患冲突的极端行为,让医患关系蒙上了一些阴影。

如何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每位医生和患者都敞开胸怀,用仁心和诚信搭建沟通的桥梁,让职业伦理和人性光辉绽放光芒。

相信善的力量!这是丁有国夫妇归还良心债,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原标题:70多元欠款如一块石头,压在86岁老教师丁有国心中—— 图文:百倍偿还56年前的良心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