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消息,刚刚过去的“618”,服饰、美妆、食品、家电数码等行业的电商纷纷拿起了“直播工具”,天猫618狂欢日零点开启仅15分钟,淘宝直播带动的成交额就突破了1亿元。天猫美妆个护领域的商家运用直播,只用2分钟成交量即超过去年全天。而在网络直播购物成为消费新模式的同时,野蛮生长的主播们与电商平台也在透支着消费者的信任,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退货找不到渠道……“网红”产品摇身一变成“雷货”,汹涌的网络直播大潮下消费者又该如何“避雷”?
主播“带货” 花样迭出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这样一款精华,涂完脸部很清爽……”“618”当日某平台直播间里,一位涂着鲜艳口红的男主播,正卖力地向粉丝们“种草”一款护肤品,而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还堆放着瓶瓶罐罐,这些都是他接下来要一一推荐的“单品”。
某平台直播间里,一位涂着鲜艳口红的男主播,正向粉丝们“种草”一款护肤品。(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对大多数经常网购或刷直播的网友们来说,以上场景并不陌生。记者随意打开几个直播间,除了边讲解边销售的方式,不少主播还带入现实场景,如直播逛实体店帮消费者把关砍价,还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看上哪款商品主播则直接和货主砍价;此外还有主播玩起了拍卖,摆出商品、价高者得。除了看直播买衣服外、还可看直播选水果或通过直播买花等……
网络主播们的带货方式通常如此,在平台上积累了一定人气后,与商家合作进行营销,通常在直播之后弹出一个链接,消费者点击后便可切换到与之合作的某购物平台,选中、付款,一次“完美”的营销就此完成。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网络主播们将产品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展示给广大消费者,比传统的图片、文字等平面形式更加直观,加上主播们所积累的人气与信任度,直接刺激消费,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转化率,去年双11,淘宝“网红”李佳琦在当天的直播中卖掉了32万件商品,销售额6700万,超过同期所有的美妆类“网红”的销售业绩。
18日,淘榜单联合淘宝直播发布《天猫618淘宝直播消费者画像》。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在618期间贡献了近一半的直播成交量。美容护肤、女装和彩妆香水位居90后、00后热衷的直播购物品类前三名,李佳琦、张沫凡这些“网红”主播们更是以庞大的粉丝影响力成为“带货达人”。
购物一时爽 退款千般难
与传统的电商平台不同,依靠社交属性和直播形式,网络主播们利用单品流量进行引导、推广,并吸引顾客来光顾。但主播们“带货”虽快,退货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有的甚至能达到50%。
“网络直播购物,像翡翠首饰这些东西我们看不懂,主播们说得头头是道,我也就信了。”湖北武汉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某直播平台上被主播“种草”了一块翡翠,购买后发现质量与描述不符,但是这个平台却没有退款选项,又联系不上客服,售后更是形同虚设,“上万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
与李女士的经历类似,王先生通过一主播购买的空调有明显质量问题,商家承诺寄回后退款,但王先生寄出产品后,却迟迟未收到商家退款。
被称为“遛娃神器”的“网红”儿童轻便童车,抽样结果显示100%存在安全风险;发光冰块其实是内置了LED小灯泡;走红的美白产品暗地里添加了违规的化学成分,使用时会释放出甲醛……类似报道屡见不鲜。此前,某大型电商平台还曾因“种草笔记”造假、存在大量软文,并诱导消费者不合理消费屡被推上浪尖。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的火爆,在带火了“种草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产品质量不过关、流量造假等问题。
不少网友抱怨,自己购买的“网红”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找背后的商家投诉被置之不理,找“网红”的社交平台投诉最终也杳无音讯。
此外,一些中小型电商更是瞄准对网购不太熟悉的中老年群体,由于其缺少对比同类商品和比价意识,“只要产品看起来新奇实用就会产生购买欲望,而部分商户定价可以做到大型电商平台的2—3倍,利润空间极大。”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平台监管仍需加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否则构成虚假广告。电商平台销售同样要遵循以上规定。”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仁堂告诉记者,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发布广告的“网络红人”,都应当保证广告中产品的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的真实性。
“虽然抖音、快手的定位是社交平台,但只要其在平台内开设店铺,从事销售商品或服务的经营活动,就应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履行电商平台的责任义务。”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他表示,消费者通过抖音、快手官方购物渠道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要求赔偿。平台赔偿消费者后,可以向销售者追偿。
在被“曝出”种种问题后,今年以来一些电商平台也加大了对商品售卖的管理力度,如发布平台电商经营管理的规则、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关闭一些主播的直播功能等。
刘仁堂提示,消费者在直播平台上购买商品,应尽量保存好商家承诺、交易记录等消费凭证,遇到问题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依法维权。
原标题:网络直播购物花样百出 “种草”容易维权难如何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