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向世界发出“绝命书”的李秀娟,回来之后会怎样?
08-05 13:35:0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徐州丰县教师女李秀娟留给世界的“绝命书”——《这封信发出时,我和丈夫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了》,在微信公号上有超过10万的人点了“在看”。很多人牵挂着这位老师及其家人的命运。 

李秀娟控诉的人非常具体:丰县教育局信访办主任丁攀和丰县城东派出所副所长罗烈。事情的经过也相当清晰:李秀娟的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无意伤了左眼,赔偿问题难以解决,李秀娟踏上了上访的道路。 

按照“绝命书”里的说法,李秀娟本是要带女儿去北京看病,也已挂了号,并没有去“上访”的打算。但是,当地政府却认为她是在“重要会议期间上访”,在“维稳思路”下,对李秀娟进行拘留,罗烈还殴打了李秀娟。 

最终,李秀娟反映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她自己却成为了“问题”。她和丈夫先后被教育系统处分,自己也得了抑郁症。在陷入彻底的绝望之后,她给世界留下了这封“绝命书”,和丈夫一起徘徊在湖边。让人稍可安慰的是,公开信引起强烈反响,当地政府找到了他们,并且宣布对事件进行调查。 

李秀娟的故事触动人们,是因为她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彻底的绝望。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去抗争,最终却只能以命相搏——除了死亡,她再也没有“武器”了。这是以彻底的失败给世界的一次报复,也是作为人最后的抗争。 

悲哀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没有看到当地有关部门对“人”的考虑。从拘留所出来后,李秀娟继续通过法定渠道向当地政府反映问题,徐州市教育局在5月23日的“处理意见”中表示,下一步,“丰县教育局将深入细致做好李秀娟信访事项的政策解释及化解疏导工作,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信访问题,切实维护好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从这样的回复中,我们看不到当地有关部门对李秀娟的一点关心。他们考虑的核心是“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这样,李秀娟就成了一个麻烦制造者,一个损坏当地“核心利益”的人。有媒体呼吁“对苍生疾苦,应多些体恤之情”,其实就是注意到了地方政府的冷漠风格。 

这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当事人李秀娟反映的是具体问题——对女儿受伤的合理赔偿。至于派出所副所长殴打自己,她的要求只不过是“哪怕是一个道歉”。很多被基层政府部门视为麻烦制造者的所谓“上访者”,最初的诉求往往都是具体而简单的。在相关部门那里不断碰壁之后,才走向上访的道路。其实,他们想要的,不过是有关部门按规定办事这一最基本的公正对待,甚至一点体恤和关心,就已知足。 

但是,地方政府的具体办事部门,比如本次事件的丰县教育局信访办和城东派出所,不会这样看待问题。他们不会倾听当事人说什么,即便李晓娟出示了自己的挂号凭据,他们也不认为她是带女儿去看病——一旦启动“维稳程序”,他们就不把当事人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而是把他/她视为破坏“和谐稳定”的因素;至于具体用什么手段,就要看每个地方的办事风格了。 

在媒体的广泛关注下,李秀娟所指控的那两个具体的官员,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理。但是,除非当地政府能够转变观念,真正把李秀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值得尊重的生命个体,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否则,人们有理由担心,热点效应散去,李秀娟还会陷入到漫长的冷漠中。同样,只有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普遍改变那种“维稳思维”,才能减少李秀娟这样的悲剧发生。

原标题:马上评|向世界发出“绝命书”的李秀娟,回来之后会怎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