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影响一个国家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地理位置等。走在今天的中国街头,白发长者比比皆是,社会老龄化现象的背后,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7岁。人生七十已经不再是古来稀了,然而时间倒退70年,新中国初期,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只有现在的一半都不到。这么大的跨越是如何做到的呢?
张丽清出生于1990年,今年29岁。今年一月份她的第二个宝宝降生,如今也已经7个多月了。这一天乡卫生院的医生又来到她家做产后访视。
乡卫生院的医生对孩子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评估,看到孩子各项指标发育得都很好。同时也对张丽清产后的恢复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并把相关数据登记在册。
根据于都县卫健委的统计,2018年全县新生儿为11931人,新生儿的存活率达到了99.73%;2018年全县孕产妇11880人,零死亡率。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是很高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
199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88.9/10万,婴儿死亡率50.2‰。
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18.3/10万,婴儿死亡率6.1‰。
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较1990年下降了79.4%,婴儿死亡率较1990年下降了87.8% 。
众所周知,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对整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均预期寿命是指:某年某地区新出生婴儿预期存活的平均年数。截至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建国初的35岁提高到了77岁。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 陈冯富珍:第一,中国政府坚持政府办医,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第二投入这方面也做得好;第三政策落实,这都很重要。现在我们看到的成果是什么?就看人均平均寿命,这是很了不起的,还有孕产妇的死亡率,婴儿的死亡率都继续下降。现在的健康指标,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实际上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7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能有这样大幅度的跨越确实堪称中国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呢?首先要说孕产妇和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建国之初,很多妇女生孩子都是在家里由接生婆接生,张丽清的外婆方玉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她当时找接生婆在自己家里生,第三个孩子位置不好,生下来就没气了,生产时间太久了。
由于接生婆医疗水平的限制再加上不注意消毒,直接导致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的高发,这也成了危害母婴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 郎景和:解放初期推行新法接生。第一,无菌观念,产科感染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个原因;第二,要正确助产,防止产科的损伤、出血问题。
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妇女分娩的风险,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法接生员,便成为了当务之急。郎景和就是参与推行新法接生的医生之一。
郎景和:我七几年下乡的时候还在推行新法接生。她们都开始不信我,说你生过孩子吗?你结婚了吗?你给我们讲接生,我们都接了一辈子了。我向你们学习,但是至少有两条你们要注意,怎么注意无菌操作,新生儿出来不哭,新生儿窒息怎么弄?现在到医院来生,这些就都解决了。
1984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开始推广住院分娩,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1990年孕产妇的死亡率比建国初下降了94%。截至目前,我国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已经达到了99.8%。同时,国家开始普及产前检查,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免费为孕妇进行5次产前检查,推广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全国产前检查率稳步提高,由1996年的83.7%上升到2018年的96.6%,农村从80.6%上升到95.8%。
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妇幼健康工作也由“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近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65亿元用于支持农村妇女相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张丽清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些政策上的红利。
张丽清说:“准备要宝宝的时候,村里的医生送来了叶酸片,预防宝宝畸形。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做了免费的无创检查,生完宝宝以后,村里的医生来看望我和宝宝,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村里还送来了营养包。”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健康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因此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政府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横行,缺医少药,农村卫生基础十分薄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此背景下,各级医院临时组建下乡巡诊医疗队,去农村为农民治病。
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培养了一支适合农村卫生工作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并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 诸宏明:这个就是我们俗称的三大支柱,或者是三大法宝,通过这三大支柱为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卫生保健策略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我们国家国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傅卫:更加注重怎么给医疗机构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各界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扩大医疗卫生的资源。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每个街道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 诸宏明:原来主要是注重防治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现在我们除了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外,还要应对老龄化,做好慢病的防控。现在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概括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新38字方针。他要求,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医疗保障方式主要是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198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2003年,新农合试点开始,当时的居民医保覆盖率约30%左右;2009年,新一轮医改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自2011年以来医保覆盖率基本维持在95%以上;2015年至今,连续三年参保率超过98%。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一轮医改以来,个人卫生支出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深化改革前的40%下降到28%。这个数字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感受,体现了群众的获得感。
从活下来到活得长,还要活得好,人均寿命延长的背后是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医疗保障的不断进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如果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并不充裕。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而除了致力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中国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努力。努力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就是在为建设健康中国做贡献,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做贡献。
原标题:从35岁到77岁,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0年变化从何而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