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微信公号消息,今年,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省份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职数,公考报考一时火热。半月谈记者深入公考培训机构调查发现,当前火爆的公考培训背后,暗坑着实不少。
1
玩噱头、赌概率,“不过退款”稳赚不赔
近几年,以“国考”“省考”等为代表的公务员考试一直保持很高的招录比。辛苦备战公考,仍大概率落榜,让不少考生寻求“上岸”的确定性。瞄准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训机构适时推出所谓的“协议保过”“不过退款”等保证协议。
“如果考不上还能收回学习费用,相当于买份保险。”一名公考考生说,公考培训班主要分协议班和非协议班两种,约定“协议保过”“不过退款”的是协议班。如果考生未通过考试,公考培训机构会根据协议条款全额退款,或扣除部分学杂费后再退款,以弥补考生损失。
在不少考生眼里,即使协议班学费比非协议班高出不少,他们也认为协议班“性价比更高一些”。2019届毕业生刘昊去年参加东部某市的事业单位考试,毫不犹豫地报了标价3万多的“封闭面试班”,最终被录用。“就当花钱买个心安。”刘昊说。
抓住考生“想赢怕输”的心理,一些公务员培训机构借势甩出“高价有理”的论调,将协议班学费标得高到离谱。南昌市井冈山大道上的华公教育价目表显示:“星火封闭笔试班”1.88万元,“星火笔面协议班”4.98万元,“星火笔面高端协议班”9.98万元。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4.98万元和9.98万元的班会签“不过退款”的协议。4.98万元班的考生落榜后可得到3万元的退款,9.98万元班的考生享受全额退款。
宛如“对赌”的“高价培训”是否“有理”?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高价协议班看上去是在为考生“兜底”,实则是稳赚不赔的“概率游戏”。培训机构靠设定退费比例来保证成本;靠赌通过率来获取全额高学费;靠占用预收学员资金利息增加盈利——每种花样都能赚钱,不过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采访中,有些学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协议班退费其实并非易事,还要通过层层“关卡”——提交退费申请繁杂、申请受理后审核拖沓、工作人员百般刁难,退费犹如“褪层皮”。
今年7月中旬,中公教育因遭学员频繁投诉退费难而深陷“退费风波”,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点名。
2
欺诈营销坑你没商量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公考培训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全职培训师月收入普遍在1万至3万元,兼职培训师一天数千元。高额利润驱动下,不少公考培训机构“坑你没商量”。
——宣传坑。在微信公众号“江西公考在线”上,一家培训机构声称“领跑本土公考,通过率高达85%”。业内人士指出,公考笔试自然通过率不到10%,面试自然通过率30%多,两相叠加下,仅有3%的考生可以“上岸”,所谓85%的通过率是根本不可能的。
某公考机构打出83.4%的超高通过率吸引学员 李美娟 摄
为了占据市场,一些公考培训机构瞄准高校市场,以“借鸡孵蛋”“拉人头”为战术,线上线下齐发力,大肆圈取学员。一名高校学生干部说,培训机构会直接和学校团学干部联系,以“活动经费”的名义塞来好处费,以获得在班会或者班级活动时宣讲的机会。
“拉10个好友入群,两天内不退群就可获得一份教辅资料;将宣传文案发到朋友圈或者QQ空间,集齐30个赞就可获得礼物……”为了抢占更多资源,不少培训机构还会利用学生线上“拉人头”,以提高市场知名度。
——协议坑。准备参加今年“省考”的钱司,两个月前在一家培训机构选报了4.8万元的协议班。她本以为培训班“贵有贵的道理”,没想到上当了。
“说好了是小班授课,结果300多人坐在一间大教室里。”钱司说,“上课后我才知道,报的班无论价格高低,其实都是在一起上课。”坚持了10多天后,钱司决定退课,但是合同协议上没有退课条款。多次争取后,钱司要回4万元退款,剩下8000元被机构以“课时费损失”为由扣下了。
半月谈记者将某公考机构的协议提供给律师。律师表示,协议条款更多谈及培训机构的权利,对于退款的限制条件较多,因为是格式合同,考生根本没有协商余地。
——师资坑。“我报考了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通过但面试没有通过,不久我就接到一家培训机构的电话,说邀请我去当讲师。”去年大学毕业的唐芬说。
赵洁刚刚辞去一家培训机构的讲师工作。她说,她所在的培训机构里,有近半成员是公考落榜后立即转来当培训老师的。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培训机构对师资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少小型培训机构直接从公务员考试落榜学员中选人做培训讲师。
“在有些培训机构,你只要表达流利,能够对着答案讲题就可以上岗。”一名在职培训讲师说。
为了减少成本,不少培训机构极少聘用全职培训老师,只是在备考期才请兼职老师来凑数,而这些兼职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往往缺乏责任感。
3
难维权、作用微,公考培训待降虚火
针对公考培训的市场乱象,半月谈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得到的答案都很“简洁”。
对于师资问题,人社部门表示,公务员培训并非技能培训,目前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没有硬性要求,更无公务员培训师职称之说;就价格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培训机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高低管不了”,只有“不明码标价”“不履行承诺”等行为才会管。
实际上,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无行业协会和相关法规监管,且对从业人员无准入门槛限制,公考培训行业虽乱象丛生,考生却很难维权。
“培训机构之所以敢漫天要价,正是因为抓住了考生求快求稳的心理。”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玉杰说,平时知识基础弱、学习能力不够的考生,很难通过突击培训实现“翻盘”。
江西省委组织部一位担任过公务员面试官的干部认为,在面试中,考生的问题把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的。有的培训班会教考生一些所谓“套路”“诀窍”,“而这对考生并非有利”。
多方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及时清查和规范公考培训市场,打击虚假宣传,加强价格行为监管,让公考培训回归理性。(文中学员皆为化名)
原标题:玩噱头,赌概率,欺诈营销…… 说是公考培训,倒像赌场暗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