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民车辆被大雪困在斯利那加至列城的公路上
印军工兵在公路上铲雪
印军锡亚琴特种旅盘踞拉达克冰川
印控斯利那加至列城的1号国道走向
印军沿着1号国道输送大炮
位于楚舒勒山口的印军哨所
新民晚报消息,过去几个月,驻屯拉达克的印度军队多次在中印边境西段越线挑衅,尤其“6·15”加勒万河谷事件令局势陡然升级。目前,中印两军已进行多轮军长级会谈,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现地沟通联络,避免误解误判,停止向一线增加兵力,不单方面改变现地态势。但观察印方举措,实控线最前沿的兵力似乎变化不大,但整个拉达克却“兵车辚辚”,大批兵力和物资云集在这片高寒山地,表现出要以重兵在此过冬的意图,谋求谈判优势。但别忘了,无情的“地理诅咒”会让印军“想入非非者”苦不堪言。
水不通 天难走
拉达克被喀喇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夹在当中,且境内有海拔6000米的拉达克山,高空俯瞰犹如斜放的“川”字,再加上印度河、什约克河与努布拉河切割,这片海拔3500米的高原支离破碎。拉达克气候干燥(北面喀喇昆仑山挡住西伯利亚的雨水湿气,南面喜马拉雅山脉挡住印度洋季风),且不说冬夏温差达60℃,哪怕昼夜温差也有40℃,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难怪那里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不到30万人。
拉达克军民集中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印度河上游沿线,靠喜马拉雅山消融的雪水生存,印度河在山谷间冲积出若干小平原和少数可耕种的小绿洲,决定了那里物产并不丰富。印度河源于中国境内狮泉河,斜穿整个克什米尔。源自锡亚琴冰川的什约克河沿喀喇昆仑支脉南下,在班公湖西北面拐了300度大弯,然后折向巴控克什米尔。努布拉河是什约克河的最大支流,发源地也是锡亚琴冰川。大拐弯的什约克河和努布拉河构成倒置的“爪”字形。这些河流水源全是冰川融雪,春夏季洪水泛滥,秋冬季干脆封冻,对印军而言毫无航运价值。
航空方面,印度航空业一向不发达,且拉达克地形破碎,不可能建设较多机场,因此空运只能应急。
水路空路都无济于事,就只剩下公路进出拉达克,面对连绵群山,印军前沿公路只能沿河谷修建,出入口也只有印度河谷一条路,因为什约克河谷出入口都在巴控区。
修路修不出“名堂”来
拉达克当地军民生活全靠印度内地保障。由于全年空运仅能保证数万吨物资输入,光驻防拉达克的印度第14军冬季物资就需求20万吨,如今加上增派的正规军、准军事部队,今年印度至少要转运100万吨以上的物资,且基本靠公路运输,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近年来,军方主导的印度边境公路组织(BRO)持续在拉达克修路,但多为支线公路,真正的战略干线仍是从印度半岛南端肯亚库玛利到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44号国道(NH-44)以及从斯利那加通往列城的1号国道(NH-1)。44号国道路况相当于中国双向四车道的省道,喜马拉雅山脉路段频发塌方、暴雨、雪崩等灾害,今年1月就因泥石流导致双向中断四天,3000辆卡车进退维谷。再看堪称“拉达克生命线”的1号国道,全长434公里,却是世界上最凶险的公路之一,通行条件连中国双向双车道的县道都不如,且冬季大雪封山后,1号国道中段就必须关闭,拉达克就变成“高原孤岛”。
1号国道最难走的是佐吉山口,从谷底上到谷顶16公里的路程,海拔从2900米陡增到3500米,在45度山壁上要拐五个“之字形”的发夹弯,中间还分新路和老路,老路更陡更窄,只允许通行轻载车辆。不仅如此,佐吉山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塌方飞石不断,上没挡土墙、防护网,下无隔离墩、指示桩,几米宽的路面外就是500米深的悬崖,司机们都胆战心惊。为打通瓶颈,印度在2005年就决定兴建佐吉隧道,建成后可将穿越山口的时间从3小时减至15分钟。然而,这条隧道自2018年动工后就再无动静,因为原来承包商因成本暴涨而被开掉,现在正重新招标,也意味着原计划的2025年开通绝无可能。
从佐吉山口经德拉斯镇就到达卡吉尔镇,这段道路的险峻程度不如佐吉山口,但卡吉尔紧挨着印巴克什米尔实控线,经常发生炮战和武装伏击,危险度不亚于佐吉山口。要知道,1999年,印巴就为卡吉尔大打出手,如今为了保障交通,印军足足在卡吉尔摆了一个旅的重兵。
由于1号国道通行条件太差,所以车辆在该国道大部分路段上只能开到时速10公里,往返一次需要5天左右,这导致印度在拉达克驻军成本居高不下,每运送1升汽油就要花费32美元,每名士兵的花费是平原地区的4倍。而印度费尽辛苦把物资从内地运到列城,对军队来说还只是完成一半的运输,接下来要继续分送到前沿各地,可很多前沿哨所不通公路,只能由骡马、骆驼甚至人力转运。目前,印军从列城到中印实控线依靠一条重要公路,起点是德巴克,经什约克河谷到达道拉伯格玉尔地,英文缩写“DSDBO”。该路全长323公里,其后半段正好与中印实控线平行,而加勒万河谷就处于此路中间,印军一直如鲠在喉,他们在加勒万河谷挑事,部分意图就是想通过侵占实控线中方一侧土地,保障公路安全。要知道,如果DSDBO被切断,印军在道拉伯格玉尔地、德普桑平原的驻军也就会“不战自溃”。
只能是“作茧自缚”
拉达克地理条件,决定了印军只能在河谷平原部署,道路也只能沿河谷修建,而河谷特点是狭窄绵长,不利于大兵团尤其重装部队攻防布势,湍急的河流又将谷地分割为不能横向协同机动的两部分,只能各自为战,极大限制部队展开及火力打击效能。
表面上,印军已在拉达克东部部署超过3万人的重兵,占据很多条件较好的河谷(如什约克河谷长达200多公里、平均宽度1000米),但河谷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意味着印军部署无密可保。况且破碎的地形严重限制了印军交通运输,那里的印军别说机械化,连摩托化都没有实现,主要是徒步步兵,机动力、突击力都很有限。无奈之下,印军只能采取“前重后轻”的部署方式,即在一线部署重兵,后方兵力较弱,而且缺乏纵深。这种“一字长蛇阵”使得印军处于到处设防的状态,如果一点被突破,就很容易被分割包围。此外,将兵力集中在一线,愈发加重了本就脆弱的后勤负担。在冬季,1号国道被迫关闭之后,失去主要后勤补给能力的印军就只能呆在前沿据点,凭借有限积累“坐吃山空”,战略上完全丧失主动权,这恐怕是新德里万万没想到的吧。
原标题:屯兵拉达克 数万印军承受“地理诅咒”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