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是:
“因为她无可挑剔的诗意之声,以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生存普遍化”。
围绕格丽克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的独特性以及华语世界对其作品此前的反响,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专访国内露易丝·格丽克作品的译者,翻译家柳向阳、范静哗。
人物介绍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美国当代著名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耶鲁大学驻校作家, 耶鲁青年诗歌奖评委。露易丝·格丽克1943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离开高中后曾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但均未毕业。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翻译家柳向阳谈格丽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际是一个运气。实际上很多人可以获奖,但最终也只有一个,格丽克获奖如此看来承受了眷顾。作为翻译者之一,我认为没什么特别的,诺贝尔就是出其不意,格丽克获奖的概率是很低的。
《月光中的合金》露易丝·格丽克/著 柳向阳译
格丽克创作的独特性,是她的诗歌创作源自于心理分析学,且格丽克的心理分析学来自弗洛伊德和荣格,并是作为治疗的心理分析,而不是心理描写,但格丽克笔下描写女性的日常生活的一些感悟,最终还是降落在这个面了。总归是回到她自己,她用心理学来解答自己。其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再有就是,她的诗歌参照了大量的希腊神话。
谈及诗歌市场,之前出版的《月光的合金》以及与范静哗合译的《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销量较好。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诗歌虽为小众,但哪怕百分之一的人喜欢就会有多少?千分之一的人喜欢就会有多少?万分之一的人喜欢又会有多少?我们可以去这样去推算,十万分之一的人喜欢会有多少读者呢?所以,我们不必过分去担心诗歌的未来。
翻译家范静哗谈格丽克
格丽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要放在美国诗歌传统的角度来看,再是要拓宽一点,在整个西方文化当中,这些年很关键的女性主义的兴起尤为重要。其次就是美国诗歌传统的角度,格丽克之前荣获美国桂冠诗人称号,是因美国诗歌上个人化私人化写作得兴起有关系,比如“自白派”与“后自白派”,格丽克写作不是冷战风格的政治化,而是个人的政治,她的写作回到了对人的身份的认同,这个是一个关键,她笔下的女性,无不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格丽克的诗歌,看似单篇的,却又不是单篇的,她写的诗歌大部分为系列诗,一本诗歌集是一部完整的诗歌,同时她的写作还参照了古希腊文化,比如《荷马史诗》。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次的需要》露易丝·格丽克/著 柳向阳、范静哗译
格丽克跳跃了一般的被诟病的私人化碎片化写作,将其文学作品融入到西方文化背景,她受到了广泛的美国中产阶级的追捧。其原因是格丽克的诗歌描绘的现场,能够一一关联“她们”(尤其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女性)。并且,格丽克的审美情趣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日常的小事就发现了诗意,而这些,溯诸于女性日常生活的感悟,美国中产阶级更能与之共鸣。
国内的读者对她的欣赏是较为脱节的。同为中产阶级,我们的中产阶级大部分会出现对格丽克的审美困境。审美的差异化,我们的中产阶级大部分都在于物质层面,要接受格丽克,其差距在精神层面的困惑。中文世界都偏向于大叙事的、政治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很少有侧重女性视觉来谈的。比如,我们所关心的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写作、西方的流亡写作,这些写作都还没有纳入个体写作的范畴。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个体、性别,在当下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如何自处,从这个角度才能更容易欣赏格丽克的写作吧。
原标题:独家专访丨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品的中文译者翻译家柳向阳范静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