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 | 巴福镇又名“甶子场” 曾经是重庆人祈福的好地方
09-15 08:32:54 来源:重庆晚报

巴福镇的福寿公园

方氏宗祠旧影

方氏宗祠老房子的窗花

石马村的古树——黄葛树

重庆晚报消息,地处九龙坡区西部的巴福镇,东与石板镇相邻,南与陶家镇接壤,西与江津区双福镇相连,北与走马镇、白市驿镇毗邻,想当年,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到这里祈福。巴福镇原名福寿场,因此地早年建有数座庙宇,前来求福求寿者众多,清朝中期形成集市,福寿场由此得名。巴福镇文化服务中心李祖睿说,可能是因为巴福的名字,在2000年时就统计有6位100岁以上的老人,“福寿场”的记忆一直留在这些老一辈的巴福人心中。

别名“甶(fú)子场” 寓意是福至、福祉

在巴福镇生活的老一辈人口中,“福寿场”还有一个名字叫“甶子场”。在《说文解字·甶部》中:“甶,鬼头也。”“人所归曰鬼。”归去的是祖宗、先人,所以我们要祭祀。一是祈求他们灵魂能够安宁,二是请求他们保护后人,为后人祈福。

鬼者,归者为生者祈福之谓也。“鬼”字所从之“甶”,就音义同于“福”。因此,“福寿场”也有“甶子场”之说。据相关资料显示,甶子场:“(慈里)六甲,离城八十里,三六九”。“八十里”,是指离巴县衙门所在地重庆主城的路程。具体从底铺三圣殿(今渝中区凯旋路电梯处)算起,出通远门,沿途经由浮图关→歇台子(依附烟墩〔灯〕山,即而今刘伯承纪念馆所在地)→石桥铺→车歇铺(上桥)→二郎关(上桥上山洞沟中)→龙洞关(中梁山白市驿一侧坡上)→白市(驿)→石板场,直至甶子场。

“三六九”是场期。有资料分析,现在巴福仍然以“三六九”为场期,则“甶子场”应该是“福子场、福祉场”,即原来的福寿,而今的巴福、津福。所以,“甶子”可能是“福至、福祉”的意思。

8棵百年古树 见证甶子场百年兴衰

在巴福镇有8棵古树,老人们已经记不得这树到底有多大年龄,而古树也是历史的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人间的悲欢、世事的沧桑。

巴福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古树也比较多。2016年8月,巴福镇委托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对位于石马村6社7社、黄葛树公园、巴福中学的4株红豆树和4株黄葛树进行了鉴定。经检测,四棵红豆树依次为224年、198年、152年、131年;四棵黄葛树依次为268年、244年、240年、237年。

除了古树,人也是巴福镇最好的见证。李福星是巴福当地人,对自家世代居住的地方,李爷爷充满了喜欢。平时走过的路,眼里看到的树,都是岁月留给他的财富。李福星说,自己儿时听父亲说,当地人取名字也和福禄寿喜离不开,轮到自己这一辈,父亲留下“福”,希望自己有福气,如今,儿女成家、事业有成,李爷爷说,多多少少要感谢这名字。

木质窗花旧宗祠 对联见证祖辈广阔胸襟

走在巴福镇的石板路上,尽管城市的变迁让这里少了古香古色的味道,但静下心来,那寥若星辰的古建筑依旧隐藏在时光的美好里。

一般比较大的集镇,有“九宫十八庙”之说。九宫十八庙是一种虚指,并不一定是实数。巴福没有“九宫十八庙”,有“五庙三寺”之说。五庙三寺也是约数,并不能实指,有关爷庙、张爷庙、禹王庙、文昌庙,古洞寺、龙头寺、赵寺等。现在,在巴福镇已经追寻不到这些的痕迹了。但是在“老巴福”的人口中依稀还能得知一些信息。

李福星说,小时候自己还去过赵寺的李家大院、石库门,很有地方特色。目前巴福镇保存较完好的就只有方氏宗祠。方氏宗祠位于石马村,由方氏宗族集资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899-1902)。走进祠堂正门,上方竖写“方氏宗祠”四字,左右两边对联分别为“收族敬宗以序昭穆;忾闻懓见能保子孙”,字体为晚清流行的“馆阁体”。右侧墙上有“78军”油漆字样,门楼上的戏台也依稀可见。大门左侧的“月台”(古建筑正房、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它与二楼戏楼平层)尚保存完好。祠堂内右侧尚存一副对联:“大英雄从五伦做起;真学问自六经参来”。

而为了更好地留住这些巴福特色,巴福镇在新修建福寿公园时,就考虑了结合巴福文化元素,专门邀请九龙楹联陈列馆的相关学者到巴福走访当地老年居民,挖掘收集历史素材,最终确定了“福、寿、善、孝”的文化主题。比如关于“福”字的两个雕塑,一个是用两根石柱撑起一个“家”字的方式,象征父母为家庭遮风挡雨;另一个则是大幅的摸福浮雕,寓意吉祥。在这里健身休闲也可以算是一次文化体验之旅。

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 九龙报供图

原标题:巴福镇又名“甶子场” 曾经是重庆人祈福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