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地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启动授旗仪式。 通讯员 文伟 摄
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城市公园生态水平的参照指标。18日,一项名为“重庆—西南地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启动仪式暨专家评估咨询会在重庆南山植物园举行。上游新闻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因为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的濒危植物可以迁至城市公园内得到悉心保护。该计划准备用两年时间彻底摸清我市植物品类“家底”,助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另据了解,寻找重庆最美公园活动迎来各区县踊跃报名,报名及活动规则可在“上游新闻”活动页面查询。
南山植物园牵头
重庆本土植物科研项目
虽然一些外来植物品种是“外貌协会”中的“颜值担当”,但是真正支撑起一个城市生态的,主要是还是本地品类,像我市的市树黄葛树,市花山茶花等,在各大城市公园广泛栽植。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本土植物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存活下来的,具有较强的自然适应性,本土植物越多,区域环境生态性越好,这早已成为国际共识。
本土植物全覆盖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园联盟首次发起的一项本土植物全面清理的重大生物战略性实施工作。重庆—西南地区本土植物全覆盖项目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园联盟建设项目的子课题之一,由中国科学院资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牵头,于今年6月正式立项并签订任务书。重庆—西南地区的全覆盖项目主要由南山植物园牵头执行,同时联合西南大学、市中药研究院、市药物种植研究所三家单位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主要参与人员24人,将在两年内完成,通过摸清重庆植物分布及珍稀品种的增减情况,确保重庆本土植物“零灭绝”保护方案。
历时3天的专家评估会,邀请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吉首大学、西南大学、重医大、市中药研究院、市药植所等单位专家共同参与。
野外调查同时
为珍稀植物建立“GPS”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淑钰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为重庆考察队授旗。她表示,南山植物园担负着重庆特别是三峡库区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工作,希望此次活动利用多方的力量,让本土植物在为营造美丽城市生态空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评估会上,专家们对重庆—西南本土植物原生种及原生种栽培目录上的5000多个品种一一分析。夏蜡梅的分布目前在文献上只有江北花卉园和北碚缙云山有栽培的记载,市中药研究院专家秦松云表示已在巫溪发现当地有野生夏蜡梅,分布面积非常小。
据了解,考察队接下来将深入全市各区县,完成重庆地区本土植物所有科和60%以上属的影像资料和坐标信息,相当于为珍稀植物建立“GPS”,可以快速精准查找到它的准确位置,为进一步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项目组将完成重庆地区引入植物名录和输出国外本土植物名录,并针对对重庆地区重点受威胁物种,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相关指标要达到由定性至定量的转变,野外调查的数据结果尽可能的全面化、可视化;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
全球植物基因库中
重庆扮演重要角色
南山植物园管理处处长张绍林介绍,全世界有近1600个植物园,植物园作为收集、保存、利用植物资源和植物研发、植物科普的重要场所,为人们了解植物对生活及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知的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通过植物园保存的植物物种占了60%。南山植物园自1959年建园,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建设成为享有盛名的中国较大低山类植物园的典型代表。园内收集栽植植物共计231科,1192属,5170个种及栽培类型,成为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地区植物资源引种保育的重要基地和研究单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渝地区特色植物物种、珍稀濒危植物、经济药用植物及国内外新优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正努力建设成为川渝地区最大的标准化植物资源保育中心。
南山植物园已建成蔷薇园、山茶园(国际杰出茶花园)、兰草园、盆景园、梅花园等5个专类园和金鹰园、一棵树观景园、中心景观园等3个综合性景观园和1个大型热带展览温室。目前,它已成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成员、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会员、中国植物园协会会员及中国植物园联盟(CUBG)理事单位;授予国家4A级旅游单位、国家重点公园、国家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国际杰出茶花园、国家山茶种质资源库基地等称号;并与国际著名植物园英国威尔士国家植物园、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植物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皇家植物园等建立起了友好合作关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见习记者 余小凤 吴思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