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上5点多,家住大足区的胡婆婆起床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她将包挎在身前,背上背篓出门。她要赶早去菜市场,采购最新鲜的食材,为她的手工月饼做准备。
胡婆婆制作的传统手工月饼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顾客吃过后表示“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胡婆婆的店每年只开中秋节前的一两个月,只要店开业,在全球各地定居的儿女们都会回来帮忙做月饼。对他们家来说,中秋节是雷打不动的团圆日。
月饼是中秋节的“仪式”
胡婆婆名叫胡英贵,今年86岁,年轻时在当地糖果厂工作,因为工作时左手中指和无名指被机器轧伤致残,40多岁便提前退休了,随后开始自己做饼。
在菜市场,胡婆婆已经是很多摊贩的老熟人了。制作火腿月饼需要猪肉,摊贩都知道,胡婆婆只买最好的猪腿肉。胡婆婆对材料一点都不马虎,每一块肉她都精挑细选,有时采购量大,摊贩在肉里混着一些其他部位的肉,但都被精细的胡婆婆一一挑出来,退回去。“我一贯都坚持质量,只买好的,差的不来。”摊主称好肉,帮她放进背篓,有时多了背不动,胡婆婆会叫辆三轮车帮忙运回店里。“别看婆婆年纪大,算账快又准,很厉害。”摊贩笑着说。
和面、填馅、包线、打模……在胡婆婆位于大足区龙岗东路的店铺里,即使她已年过八旬,做起月饼来的样子仍旧专注、一气呵成。她将刚从烤箱里端出的月饼放上称,一斤还有余。“绝对的满实满载。”每个环节,胡婆婆都亲力亲为。胡婆婆的传统月饼是手工制作的,仅在烘烤时使用机器,其余的过程都人工完成,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正是因为没有添加剂,深受顾客喜爱的豆沙蛋黄月饼在常温下的保质期最多只有两周,遇到天气热,有时只能放一周。每当有顾客来购买,胡婆婆都会再三嘱咐,要么及时吃,要么放冰箱储存。当面成型后,就会被拿到案板上,经人手工制作接下来的步骤。“手工和的面,更软和。”为了让口感更好,和在馅料里的冬瓜糖都是自己制作的。冬瓜糖要在头一年制作密封好,等来年制作月饼用。
在胡婆婆看来,中秋节吃月饼就像过生日吃蛋糕一样,有仪式感。所以在制作时,一定要尽心,不能马虎。
子女从全球各地赶回家帮忙
胡婆婆的店铺平时是一家快餐店,由亲戚打理。在临近中秋节时则会成为月饼店,橱窗里满是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月饼。手工制作月饼,提前半年就要开始做准备,胡婆婆一个人忙不过来。“只要开始做月饼,子女们都要回来,全家一起做。”每当这时,子女们无论在哪儿,都会准时回到大足。儿女们回家,也是胡婆婆最开心的时候。做月饼,也是兄弟姐妹聚会的一个盼头。
随着孙辈们长大在各地发展,胡婆婆的儿女们退休后也跟着在外定居帮衬。二女儿陈通菊目前住在北京,帮着带孙子,今年6月她回到大足,是胡婆婆最早一个从外地回来的孩子。回到家,陈通菊一刻都没有闲着,这十几年来的分工,她都是负责炒馅料。今年夏天格外热,陈通菊早上5点多起床开始炒芝麻,在40多℃的高温下,站在灶台前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她说,黑色的芝麻不好观察火候,炒嫩了芝麻不香,炒老了会发苦。现在,凭着她多年的经验闻气味,听芝麻在锅里爆开的声音和炒的手感,就能炒出香喷喷的芝麻。
在二女儿将黑芝麻炒香后,还要经过一道重体力工序。小儿子陈通军把芝麻倒进石窝子里,用50斤重的大木舂子舂打,重复这个动作将近200次后,芝麻破壁、露芯,才能用在馅料里。每年的“全家总动员”,儿女们各有所长,分工明确。很多前期工作诸如原材料的准备及包装的采办主要是陈通军的妻子曹泽兰负责、 包月饼也是曹泽兰和亲戚们一起帮忙。大儿子陈通林负责清点货物,妻子帮着配制馅料。大女儿一家和三女儿一起,负责销售。二女儿在忙完炒芝麻之后,还要来擀月饼皮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只为完成同一件事情。
11日上午,三女儿陈通秀在门市,给来往的顾客介绍着自家的月饼。她按着计算器,利索地给顾客算月饼的价格。她的丈夫和二姐的丈夫在一旁忙着分装月饼,填写快递单。“现在喜欢妈妈月饼的人越来越多了,好多外地的客人在网上下单,忙得很。”如今兄弟姐妹们身在各地,春节都不一定能聚齐。但中秋节,他们总会提前安排好行程,帮妈妈做月饼,就是回家的理由。为此,三女儿还专程从美国赶了回来,“以前在国外吃不到妈妈做的月饼,带不出去,想月饼的味道,也想家。”每年的中秋节就是回家的召唤,她早早地订好机票,从不缺席这个家庭活动。
陈通菊说,做月饼在他们家有特别的意义。小时候,胡婆婆在糖果厂工作时,他们去给妈妈送饭,趁着空闲,学着妈妈的样子做月饼。而胡婆婆也会在一旁笑盈盈地“指导”。“这不仅仅是妈妈的手艺,对我们来说也是儿时的一段美好回忆。”
看着儿女们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个环节,胡婆婆看在眼里,脸上不时露出笑容,提醒得最多的,就是“保证质量!”儿女们总是回应“妈妈,你放心嘛”。 “请人还是不放心,万一把质量搞差了,啷个对得起喜欢吃我月饼的那些客人哟。”胡婆婆悄悄说,平时孩子们都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把他们叫回来帮忙也是为了团圆,这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方女士与胡婆婆为邻已经快20年了,每年的中秋节她都买胡婆婆的月饼送人或是自己吃。“他们家的月饼好吃,不像有些月饼比较干瘪。“方女士的大女儿从小就很喜欢吃胡婆婆的月饼,每年期待月饼就像以前过年等穿新衣服一样,只要看到他们家有月饼做出来,就吵着要方女士给她买。
11日中午, 周女士专程从永川开车来到胡婆婆的店里买月饼,“家里的老人只认这个味儿。”周女士一家因为工作原因搬离大足,但每逢中秋节都少不了胡婆婆的月饼。对他们家老一辈的人来说,这“老糖果厂的手艺”才是最地道的。而这些年胡婆婆家的月饼也成为他们家必不可少的中秋节必备。
家住江北区的谭先生今年40岁,他在尝过胡婆婆家的五仁火腿月饼之后,直言好吃。“他们家的月饼有很明显的老月饼味道,火腿里面的肉不仅不干,反倒很香,很新鲜,‘月饼味儿’特别浓。”谭先生坦言,他已经很多年没吃月饼了。现在很多月饼做得精致,包装精美,没有那个味儿。“不知道是不是机器制作和有添加剂的原因,吃起来很紧。”而胡婆婆的月饼就是他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非常松软,用最简单的食用蜡纸包装,油从蜡纸浸出来,即使满手油也吃得很开心。“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月饼了。”
顾客的期待让她闲不住
做月饼的收入不高,随着胡婆婆的年岁增大,儿孙们也成家立业,在各自的领域都发展得不错,家人希望她不要这么操劳,在家享清福。前几年,因为胡婆婆摔伤,那一年就没有做月饼。可老街坊不依了,时常跟胡婆婆一家诉苦,吃不到她家的月饼,总觉得中秋节心欠欠的,希望他们再把月饼店开起来。因为这,胡婆婆才知道她的月饼原来这么受欢迎,心里美滋滋的,满满的成就感。
胡婆婆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精神也逐渐低落下去,她觉得这门手艺没能坚持下去有些可惜。看到老太太失落的样子,家人急在心上,最终还是决定将月饼店开起来,但希望胡婆婆只负责材料把关和技术指导,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月饼店重新营业了,胡婆婆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看着儿孙们在店铺里忙碌,胡婆婆哪里闲得住,也跟着忙前忙后。“看到娃儿们都回来了,我就高兴,也希望将来儿媳妇曹泽兰、几个子女还有自己的孙子孙媳能共同努力,把传统月饼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胡婆婆的传统手工月饼逐渐让更多人了解,全国各地的顾客通过网络购买。从去年他们的微店统计来看,月饼已经发往28个省。以往,胡婆婆的月饼店只开一个多月,现在开店的时间提前得越来越早。如今,他们每天5点多就开始做准备,做两三千个月饼,临近中秋节那几天,每天要做上万个。
这几十年来,胡婆婆的月饼只有五仁火腿、椒盐、麻饼和豆沙蛋黄四种口味。但她并不守旧,最近,她还尝试制作玫瑰月饼,让孩子们试了口味,都觉得非常香。但因为玫瑰的量不足,不能批量制作来销售。“妈妈都86岁了,还在创新,让我们这些晚辈很佩服。”有网友建议能改进月饼的包装,以便过节期间走亲访友赠送,而这也在胡婆婆一家人的改进计划中。
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是有温度的
“可能在外人看来,做月饼只是一个生意,但对我们来说,能因此陪在老人身边,就是最开心的。”今年中秋节,孙子陈茂寅陪伴在胡婆婆身边,微店主要是他和妻子冉冉在打理。学美术的冉冉还特意为婆婆设计了月饼的商标和logo,来表示一家人对婆婆的尊敬。从婆婆身上,他们学到很多东西,哪怕现在他自己做生意,也深受婆婆的影响。
随着科技发展迅速,很多快消品替代了传统手艺。在家时,陈茂寅看到婆婆坚持手工和面,二姨一锅一锅地炒芝麻,父亲一锤一锤地舂芝麻,即使累得腰酸背痛,但都坚持着。如今社会竞争大,人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但婆婆每年通过月饼让子孙们回来,像是用这在告诉他们,做事要踏实,做人不能忘本。
最开始,陈茂寅并不理解,家人准备了大半年,只为了一个多月的生意,到底是为什么,而且这个收入并不可观。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也逐渐明白,婆婆想要给家人传递的情感。胡婆婆说,月饼是一家团聚时候的吃食,而婆婆坚持手工制成的传统月饼里,倾注着制作人满满的情谊。“这样的温情,通过冰冷的机器是做不出来的。”陈茂寅说,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是有温度的,而婆婆的手工月饼正是如此。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