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展示他收藏的明信片
“我们日以继夜在赶写动物志,整天和天牛标本打交道,十分枯燥乏味,完工之日,好大大放松一下,以恢复体力。”这是西南大学一位昆虫学家在1994年寄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如今它被收藏在集邮爱好者刘波的邮册中,与它一同被珍藏的还有西南大学近百年相关明信片。
2000年至今,刘波收藏明信片、邮票已有数千张,35岁的他积累了近20年的集邮经验。
数十年前学生记录生活的笔记本一页
书信年代他迷恋上集邮
“源于儿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如不同花纹图案的糖纸,包裹着未知的味道,小心拆开,咀嚼着带各种香味的糖果,把糖纸一张张平铺存放在书页中,至今仍保存。”对于刘波来说,收藏是儿时的回忆。
200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考入西南大学,与很多同学一样,当时的他喜欢逛旧书店,寻找学长学姐们的学习笔记,一待就是一下午。
刘波寻到的第一份惊喜来自一本笔记,在翻看时从书页中掉落出一封信和一张明信片,这是西南师范学院的一景,蔚蓝的天空,白色的大楼,葱郁的植被,学生们三两个结伴行走在教学楼前。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张明信片,1957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中学起,周围的小伙伴都去到了不同城市,书信是当时最简单快捷的沟通方式,每周一等待自己的来信,读信,回信,一直到大学,日常琐事,学习生活,无话不谈。”
这张明信片是他集邮路的开始,而笔记中的那封信上简单温暖的文字也让刘波感触万分,让他在书信年代,迷恋上了集邮。
当时正上大学的他,一个月300元生活费,其中150元充到饭卡上,剩下的一半都“奉献”给了旧书店,化作他的一部分藏品。
璧山马坊桥明信片与现在的对比
实地考察挖掘历史变迁
除了各种高校的明信片,刘波的藏品中,还有很多关于老重庆的明信片,从1890年至今都有涉及,不少明信片在清代发行。
“与老重庆相关的明信片以50年代之后的偏多,清代明信片相对稀少。”刘波收藏的清代明信片多在国外藏家手中购买,以老重庆风貌为主,还有不少展示弹棉花、打鱼、纺织等重庆民俗文化的明信片。
对于他来说,集邮不仅是收藏。根据明信片上的照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挖掘数十年、上百年变化背后的故事,也是他最大的爱好之一。
刘波的藏品中,有两张璧山马坊桥清末时期的明信片,1913年由重庆寄往巴黎,书信内容为法文。为挖掘这张明信片背后的故事,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这座桥于1730年修建,以桥头有明代马氏节孝牌坊得名。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他从当地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了这座古桥的故事。1958年,为方便车辆通行,桥上两侧的部分商铺和桥顶搭建的木质凉棚被拆除,至今这座清代石拱桥仍可行驶汽车。
“主桥旁边的石板桥在上世纪60年代被洪水冲垮,如今只剩下散落于河岸边零星的石墩,石板,通过石拱望去,远处的黄葛树今依然坚守在梅江河边。”刘波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他们考察时,河道正在整治清理中,岸边的休闲步道也正在建设。
清代的重庆码头
他说集邮可让历史回溯
收藏这些明信片,让更多人可以见证历史,上面的部分建筑需要修复时,也可以提供考证。这不是刘波集邮的初衷,但却是他现在仍在坚持集邮的目的之一。
2013年,刘波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多篇文章,展示了他所收藏的100余张关于武汉大学的明信片,并被多方转载。武汉大学也因此联系上他,希望将这些明信片放到学校展示。
没有太多考虑,他将100余张明信片的电子档全部发了过去,并提供了部分明信片的原件。
“这件事给了我启发,收藏不一定非要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它们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也很乐于去做这样的事。”从6年前开始,刘波将自己收藏的20余所高校的明信片捐赠出去。
而他收藏的部分老重庆明信片,以及他自己考证的资料,也为一些重庆老建筑的修缮提供了帮助。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