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曾在渝参与创建民盟。沈钧儒是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1912年参加同盟会。1938年,沈钧儒到重庆,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积极支持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参政员发起的宪政运动。
1939年,与黄炎培、张澜、章伯钧等人在重庆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与邹韬奋主办的《全民抗战》被迫停刊,但他继续从事抗日民主运动。1942年,沈钧儒正式加入由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受聘为《新华日报》和13家书店出版社的法律顾问。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当选为中央常委。1945年,他当选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同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学校师生组织反内战民主运动,遭到国民党特务和云南武装军警的残酷镇压,打死教师1人、学生3人,受伤50余人,沈钧儒愤慨不已,挥毫写下《献给生者和死者》的诗篇,愤怒谴责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1946年,创办《民主生活》周刊,并于同年离开生活了7年多的重庆,前往上海参加民盟总部的组织工作。
沈钧儒旧居位于今渝中区马鞍山18号,可望见对面不远处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当年这里原是重庆久裕钱庄协理李正铨的产业,由三幢小楼房组成,分别取名为良庄、孝第、厚庐。沈钧儒租住的良庄为一楼一底的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黄墙青瓦,木质楼板,底层为磨石铺地,小院布局严谨,清静幽雅。全面抗战爆发后,沈钧儒来到重庆,寓居于此,直至抗战胜利后才于1946年离开。
1945年,沈钧儒在良庄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救国会”第一次常委会议。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曾前来良庄与沈钧儒会晤。良庄也是仅次于特园的各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聚会座谈、共商国是的重要场所。新中国成立后,良庄被收作公房。
2017年7月,渝中区正式启动“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修复工程,对包括沈钧儒旧居在内的65栋老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先期修复的沈钧儒旧居已经修缮完毕。这幢老房子,记录了抗战时期沈钧儒与众多民主人士的奋斗历程和生活轨迹,见证了几十年的历史风云变幻,是重庆抗战文化的珍贵遗产。
重庆沈钧儒旧居
原标题:重庆历史名人故(旧)居系列 ——沈钧儒旧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