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养儿养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句话,过去一直是重庆市黔江区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20世纪八九十年代,身处极度贫困的黔江人,发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劲头,用“黔江精神”迎来了温饱。
新时代,为打赢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当地干部群众继续发扬“黔江精神”,内生动力转化为生产力,贫困山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黔江精神”再出发
黔江,位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腹地,是全国4个直辖市中唯一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的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恶劣条件限制了黔江发展,当地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底子薄、条件差,恶劣的条件反倒激起黔江人苦干的斗志。”原黔江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荣途回忆说,时任黔江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的雷德高为了解决饮水难问题,带领技术人员寻找水源时不慎摔落山崖致终身残疾;“土家愚公”简旺超带领子孙苦干15年,把承包的87个乱石坑改成22块梯田……“黔江精神”由此形成,成为鼓舞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带领黔江人民二次创业,从而彻底摆脱贫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说,新时代黔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严重,同时“等靠要”思想也有了一定市场,这些都给新一轮脱贫攻坚带来挑战。
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金溪镇风光秀美,民风淳朴,“黔江精神”曾深深植根在群众心里。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增多,部分群众产生了“等靠要”思想。“我刚入驻村时,个别群众见了我就要低保,有些人每天喝着啤酒和牛奶,甚至还有车有房。”金溪镇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全克军说。
“脱贫攻坚难的不是硬件落后,而是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要完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艰巨任务,必须彻底根除群众‘等靠要’思想,近年来黔江区以‘黔江精神’鼓舞干部群众,激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余长明说。
贫困山区换新颜
“弘扬‘黔江精神’,必须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苦干、实干、会干。”黔江区区长徐江说,近年来在“黔江精神”鼓舞下,全区涌现出了“背包书记”“点子书记”等一大批优秀扶贫干部,培育、发展、壮大了一大批新兴农业产业。
大雨刚过,金溪镇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就穿上胶鞋,走进田间地头查看蚕桑长势。2017年9月,田杰离开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进驻大山深处的长春村扶贫。两年来,田杰重新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带领350户群众发展蚕桑2500多亩,使人均增收千余元,村民亲切地称他“背包书记”。
新时代的黔江区,像田杰这样的扶贫干部不在少数。金溪镇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全克军利用电商平台,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因思维新、效果好,被群众称为“点子书记”;57岁的杉岭乡林峰社区第一书记杜建在扶贫时生了一场大病,为完成扶贫任务,他退休的妻子一同驻社当“保姆”,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
这些扶贫干部诠释了新时代的“黔江精神”,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群众。今年63岁的陈明超是金溪镇长春村村民。40年前,他作为生产队长将田地分给了每家每户,去年3月他又将分散的田地整合起来,搞起了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实现收入16万余元。“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够彻底脱贫。”陈明超说。
在黔江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海拔1000多米的中塘乡过去土地贫瘠,群众外出务工造成田地大量撂荒。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撂荒的田地种上了果树、茶树,村民们实现了多样化增收,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
“过去规模很小的产业,如桑蚕养殖、生态种植等,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过去没有的产业,比如淡水龙虾养殖,近年来迅速培育、发展。土地亩产值万元以上,在这里已经司空见惯。”徐江说,“黔江精神”要求我们,既要埋头苦干,也要创新实干。
“让‘黔江精神’成为发展的永恒动力”
“‘黔江精神’不仅是扶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余长明说,无论形势怎么变化,“黔江精神”始终不会过时,无论社会多么进步,“黔江精神”始终不能丢弃。
当地干部说,“黔江精神”不仅体现在治贫上,还体现在致富上,体现在全面发展上。近年来黔江“铁公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形象品质升级提档,全区平安建设成效明显……这一项项关乎民生、关乎长远发展的成绩背后,“黔江精神”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黔江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永恒动力,它一直激励着干部群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余长明说。
原标题:“黔江精神”谱写新时代脱贫攻坚之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