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是一方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先辈不畏牺牲、挺身而出。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强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重庆开展主题教育生动的教材。
一份秘密情报引发的红岩村审干风波
张黎群(1918年—2003年),四川浦江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乐山中心县委、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和《新华日报》工作。
张黎群同志
1945年10月的一天上午,南方局领导人王若飞来到重庆纯阳洞《新华日报》记者站,向住在这里的南方局青年组干部张黎群询问了一些工作情况,张黎群均对答如流。紧接着,王若飞又询问了诸如“工作上出问题没有”“贵州党组织有没有受到破坏”“去中原‘新五师’的人有没有被捕”“青年组的人员有没有被特务盯梢”等问题。张黎群越听越不对劲儿,感觉到是出了什么政治事件。性情耿直的张黎群直截了当地反问道:“若飞同志,请你明说究竟出了什么事,与我有什么牵连?”
王若飞不紧不慢地说:“南方局得到情报,说你出了政治问题。”张黎群惊呆了:“这简直是无中生有嘛!”
王若飞接着说道:“你是有志青年,一出大门就是国民党统治区,如果不愿和我们一起革命了,可以自由选择嘛,为什么要脚踏两只船呢?”
张黎群激动得全身发抖:“若飞同志,我们上山(指到红岩村)去,把事情弄清楚!”
说完,张黎群双眼噙满泪水,进房收拾了行李,在南方局负责组织工作的同志陪同下来到红岩村,单独住进了办事处大楼的一个房间。
时任南方局工委书记的王若飞同志
没过多久,南方局负责人王若飞,南方局组织部负责人钱瑛、于江震和南方局青年组负责人刘光四位同志与张黎群进行了谈话。
王若飞先说:“张黎群同志,按照组织纪律和规定,南方局决定对你进行政治审查,目的是要弄清我们得到的情报是否准确、来龙去脉如何、问题症结所在。你既然坦然地提出上山来谈,我们对你的怀疑就消除了一大半,如果真有问题,恐怕你就不敢上山了。”
钱瑛接着说:“小张,你在国统区工作了八年,有功劳,这次审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的话,组织就会更加信任你。我离开延安时请示过少奇同志,他说,告诉大后方的同志,既要经受得住敌人法庭的考验,也要经受得住党内怀疑的考验。”
于江震和刘光也分别劝慰张黎群安心接受组织审查。
就这样,张黎群在红岩村独居一室,不与外界任何人来往,只接受南方局审干组成员的调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个多月。
位于现渝中区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旁的原国民党中统局旧址
张黎群突然受到这样的审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王若飞一再提到的那个“情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1945年9月,国民党重庆中统特务机关的一张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份印有“绝密”字样的文件,文件中赫然写着:“红岩共干张黎群供称共党青运方针……”这份绝密文件被我党打入中统机关的同志发现,并立即报告给了南方局。南方局一连两次指示这位同志迅速查明情况。第一次查询时,特务说:“是下面报上来的。”再查询时,该特务反问道:“你为什么如此关心这件事情?”如果再查下去,我们的“潜伏”同志可能会暴露。于是,南方局决定立即对张黎群进行审查。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张黎群究竟有没有向特务机关“供称”?“供称”的内容又是什么?如果真“供称”了,那当然是叛徒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南方局青年组动员国统区大学生、中学教员和青年知识分子到中原参加新四军的工作,南方局青年组开展的革命青年下农村工作,国统区大后方革命青年建立的数十个“据点”等等,都将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严重威胁。
在渝时期的新华日报
“心中无冷病,不怕吃西瓜。”张黎群心里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背叛革命,这肯定是一场误会。于是,他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组织的审查。经过两个多月的甄别,11月底,王若飞、钱瑛、于江震向张黎群当面宣读了“政治审查没有问题”的结论。听到这个消息,张黎群激动万分,泪水一下便涌了出来,仿佛自己得到了新生。
但那份特务的“绝密”“供称”报告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南方局调查,原来,有一个小特务为了完成任务,就在《新华日报》上找材料,从张黎群发表的青运文章中寻章摘句地凑成了一份报告交差。特务内部对共产党有一套专门用语,称“中共”为“共党”,称“中共某某说”为“共党某某供称”。于是,一场风波平地而起。恐怕那个小特务也万万没想到,他的一个交差应付,竟然起了一点离间计的作用。
考虑到张黎群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注意到的实际情况,南方局决定调他到《新华日报》去做研究室主任,兼管《新华日报》青年专栏的事务。就这样,刚满27岁的张黎群无牵无挂、一身轻松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来源:风正巴渝 廉洁渝中
原标题:一份秘密情报引发的红岩村审干风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