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12日发布会丨两个案例告诉你,为什么提倡不聚集不出门
02-12 19:49:1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2日新闻发布会用图(4154600)-20200212195040_副本.jpg

△重庆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龙江

2月12日下午,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龙江用两个典型案例,详细解释了新冠病毒通过什么方式传播,为什么一再提倡不聚集不出门做好居家自我隔离。

龙江表示,这两个案例解开了迷雾重重的传播链,以及传播是如何被主动阻断的。

案例一

大数据分析发现他与确诊病例同乘一辆公交车

龙江介绍的第一个案例,是一个确诊病例。

一开始,医务人员反复调查,都没有找到患者的感染来源。他每天的活动很简单,早上8:30左右出门,坐公交车到体育馆打乒乓球,中午12:00左右回家,之后就一直在家没有外出。

“感染来源成了一个迷,让所有的人都很迷惑。”龙江说,就在一筹莫展时,公安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把患者发病前的活动轨迹调了出来,活动轨迹能够精确到分钟。经详细对比,发现这位患者发病前有一天早上,乘公交车去体育馆打球,而另一位确诊病例恰好也在这时候乘公交车去医院看病。

交通部门核查两人的公交卡刷卡记录,发现两人同一天、同一时刻乘坐了同一辆公交车,乘车刷卡的时间精确到了秒。公交车的监控也证明两人在同一地点上车,而且相隔很近。

当时,看病这个人是戴了口罩的,但在车辆行驶途中,他把口罩摘下来了一段时间。另一人则全程没有佩戴口罩。

案例二

他主动居家隔离没有传染任何人

另一个案例中,确诊病例是某公司营销人员,在1月底被确诊。他在发病前12天,乘坐一个航班到武汉出差。发病前10天,从武汉乘坐另一个航班返渝。上班2天后,开始自行居家隔离。

发病前5天社区上门访视,测量体温显示正常。但他在就诊前3天,发现自己有咽部疼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他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药,但没有好转。

发病前1天,他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这个病人自行居家隔离时,谢绝了亲朋好友的来访,也没有聚会,出门均戴口罩。

经过专业人员详细调查,最后确定的密切接触人员仅有2人,2人目前都正常。他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亲人朋友和邻居。

龙江表示,这两个案例说明,如果不做好防护,外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参加聚会更有可能加快传播的风险。“因为你不知道谁是你真正的‘敌人’。所以,我们只要做到不聚集、不出门,严格落实好自我居家隔离,就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翰书 杨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