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查验海外来渝航班?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体验。
当日中午12点,一架从法兰克福来渝的海南航空公司客机缓缓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停靠在指定的停机位上。
3名身穿隔离服和警用反光背心的边检民警,迅速兵分两路往航班货仓和机舱走去,他们在停机坪上已等候多时。记者亦跟随其中。
执行此次航班登临检查任务的是重庆边检总站执勤二队政治教导员王庆和他的2名同事。
为了第一时间为航班办理入境手续,当日上午11点30分,王庆和同事在备勤室开始穿隔离服,记者随他们一道穿上隔离服。当天恰逢降雨,户外气温仅25℃,舒适宜人。但当严丝合缝的隔离服穿好后,记者顿时觉得说话有些困难,要想交流,得大声喊出来。
这架从法兰克福来渝的客机,是当天王庆要检查的第一架飞机,不过机上没有乘客,只有机组成员。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乘客减少,不少航空公司都将客机改作货机载货。
王庆和两名同事将分别检查机舱、货仓和驾驶室,以确保没有偷渡等违法出入境人员。
“境外疫情形势严峻,有些国家医疗资源不足,这增加了偷渡来华的风险。”王庆说,万一有携带新冠肺炎病毒的偷渡人员进入国内,后果不堪设想。
目标客机到达指定停机位后,王庆与同事们立即分作两路,一路前往货仓,一路站在机舱门旁等待舱门开启。
“请拿好护照,依次出来。”舱门开启,王庆大声向机组人员喊道。
每一名机组人员走出舱门,王庆都要求其摘下口罩,并拿着护照进行信息比对。待机组人员全部下飞机后,王庆和同事再对机舱进行检查。
前前后后一阵忙碌,大半个小时过去了,虽是天气凉爽,但记者已感觉闷热难耐,口干舌燥,身上汗流不止。
“哈哈,习惯就好,今天天气好,若是晴天,还要难受得多。”与记者有些体力不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庆看上去显得比较轻松。
王庆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要检查8架飞机,穿隔离服5个小时以上,如果是客机,还要挨个检查入境旅客身份信息和行程等,查完一个航班需要2-3小时。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航班从国外运回防疫物资,在航班抵达后,他们要第一时间为航班办理入境手续,最大限度缩短通关时间,因此飞机来之前就得到停机坪等候。
前段时间停机坪温度至少35℃,太阳照射不到5分钟就汗如雨下,每趟下来他们浑身都被汗水湿透。“我有个小经验,就是穿隔离服前不要多喝水,但是要喝一小杯盐水,这样体力不会透支得太厉害。”王庆说。
疫情发生以来,王庆带领执勤二队民警先后查验出入境旅客2万余人次,货运航班80余架次,大数据筛查疑似感染旅客800余人次,妥善处置了320名疑似发热旅客,在国门口筑起了一道阻挡疫情、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小资料>>
重庆边检总站执勤二队简介
曾6次被公安部和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被原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记集体三等功3次。今年3月,又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记集体二等功。
重庆日报记者 周松
原标题:本报记者身穿防护服现场体验——边检民警如何查验海外来渝航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