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名人看重庆”活动10月14日正式启动,首站来到黔江区沙坝镇中心学校。
校门外,远远就能看到这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脱贫梦想:成就、追求、卓越;校园内,传出阵阵朗朗读书声,一片橘黄色的校园装饰色彩,映衬出这所农村学校的朝气蓬勃。
“亲情聊天室”内,两台电脑、两部电话、传真机为孩子们时刻准备着,那里承载着孩子们对父母的满满牵挂。
整洁的校园
搭建“连心桥” 与父母见面一线牵
这所农村学校有个鲜明的文化特色,即以打造“家文化”为主线,营造“温情校园,梦想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
该校校长周大华提到,该校留守儿童在800人以上,占比达40%左右,根据校规,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使用手机。
“一些农村娃娃不爱说话,喜欢把心事憋在心里,一提到父母就沉默,其实不是娃娃不愿意表达,是缺乏父母陪伴和关心,造成的情感缺失。”周大华说,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固然重要,增强农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也是当务之急。
自信心从哪里来?这所学校这些年作了诸多努力,如在校园内花台周边,设立“家长寄语”沟通牌。
“宝贝,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和爸爸一起,把思念化作力量一起奋斗吧!”
“爸爸妈妈希望你不要以强烈的风雨所折服,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坚定信念,勇敢跨向成功的彼岸。”
……
有父母的寄语陪伴,确实能让孩子们暂且缓解对父母的依赖。那么,如何真正拉进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对此,爱心帮扶集团中信集团为这所学校打造了一间“亲情聊天室”。
课余,孩子们只需在德育处登记,便可通过电话、视频、电脑网络等方式与父母线上面对面聊天。所产生的通信费用,由帮扶集团承担。
看似小小的“亲情聊天室”,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诸多久违的温暖。
亲情聊天室
和城里娃一样 拥有崭新的科普楼
这是一所拥有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三大部别的农村学校,教职工174人,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000人。
如此规模的农村学校,在黔江区算是一大典型。
“由于集镇规模不断扩大,适龄儿童数量逐步增加,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对周边区县学生的吸引也越来越多,远远超出学校当前的办学上限。”周大华介绍说,这种情况下,若是学校规模不扩大或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将成为影响和制约该校发展的一大因素。
2019年,该校教学辅助用房出现严重不足,“六大”功能室、实验室及仪器保管室、广播室、录播室、陈列室等不但功能饱和,还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要。幸运的是,该校得到中信集团大力援助,就在当年,中信科普楼工程建设项目在校园内启动,获得帮扶资金800万元。
目前,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科普楼主体工程已完工,与老教学楼相连,其楼前地面正处于装修阶段。很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劳技室就要投用,计算机室将引入先进的硬件设备,校内“创客空间”也将在这里启航。
“和城里娃一样,这里的孩子们将享受到优质教育。”周大华说,该校目前已成为黔江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建设的缩影。
科普楼外立面
孩子们越来越自信 充分享受快乐的校园生活
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下,逐渐消除生活、学习后顾之忧的孩子们,慢慢变得更加自信,更懂得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骆驼祥子》《论语》《安徒生童话》…… 楼道里新设置的四间“现代爱心书吧”,每年为孩子们供应近5000本课外书籍。
威风锣鼓、拳击、说福祀、盐客调、盐号子,已成为该校最具民族特色的选修课程。
这里还打造了渝东南唯一的标准化拳击馆,孩子们在市级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赛场上奋力拼搏,捧回了10块金牌、11块银牌、28块铜牌的好成绩。
2020年,该校升学率位居全区农村学校第一名。
离开前,网络名人@江宁婆婆在新浪微博留下温暖文字:“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学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颗大山里的明珠。学校里随处可见捐建的教学楼和硬件设施,真好。希望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将来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相信大家下次再来到这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成果将更令人欣喜。
现代爱心书吧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琅 郭发祥 摄影 杨新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