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7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在京举行。重庆组织阵容强大的代表团赴京参会。
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4个城市之一,重庆把服务贸易作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加快贸易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创新试点,壮大开放型产业集群,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发展态势良好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贸易做大做强,将有力推动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
近年来,重庆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一系列谋划。在去年4月召开的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5月召开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重庆提出,要促进包括服务贸易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贸易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重庆获得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加持”:2018年、2020年,两江新区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先后被纳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今年又成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4个城市之一。
政策利好正一步步转化为市场利好、发展利好。近年来,重庆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成效较为显著:
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之初,重庆全市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还不到500亿元,到2020年已增至675亿元,服务贸易规模跃居全国第11位。
外包稳定增长。2020年重庆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2.8亿美元,位居中西部第2,数字化服务外包快速增长,知识流程外包占比较高。
市场主体增多。到2020年底,重庆有实绩的服务贸易主体近500家,服务外包企业477家,并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新趋势。
平台建设推进。形成了全市13个服务贸易特色产业园和16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在两江协同创新区、重庆高新区等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忽米网工程师正在调试宗申1011智能产线数字孪生场景。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突出自身优势
与沿海地区相比,重庆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重庆提出,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从现有产业格局中找到突破口和发力点。
制造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是重庆服务贸易发展的突破口。
从重庆的服务贸易产品结构可以看到,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的,多为技术含量和“含金量”较高的服务产品、解决方案、设计方案等。2020年,重庆的数字化服务外包执行额占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97%,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额约占80%。
此次赴京参加服贸会的重庆企业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软件、智慧物流、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中也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对“重庆制造”迈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制造业为服务贸易提供了诸多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依托制造业优势,重庆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以工业互联网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重庆提出,到2023年,全市“上云”企业从目前的8.7万家提高到13万家,5年内新建智能工厂100家、数字化车间700个,众多的应用场景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例如,工业互联网企业忽米网助力2000多家重庆企业“上云上平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与长安汽车、贵州茅台、康佳电子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还在贵州、四川、江苏等地建立多个分部,以“产业数字化”实现了“数字产业化”。
从以上数据和案例可以看到,促进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推动“重庆制造”走出去、引进来过程中抓住机遇,是重庆服务贸易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牢牢盯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个庞大市场,是重庆服务贸易做大做强的又一发力点。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突出。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重庆将推动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再加上中欧班列(渝新欧)、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通道建设提速,为推动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重要平台。
近年来,重庆找准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政策眼”,以智博会、西洽会等为重要平台,推动服务贸易发展。2020年,中国香港、美国、印度三大市场占重庆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44.7%;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外包执行额6.6亿美元,占比28.9%。
例如,中冶赛迪作为钢铁行业最好的“技术方案供应商”之一,全球排名前50位的钢铁企业有80%以上是其客户,近年来,中冶赛迪的海外工程业务合同超过300亿元,服务对象遍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国,用一个个高质量的项目为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了标杆。
▲中冶赛迪建设的钢铁行业首座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中冶赛迪供图)
面临挑战
看到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短板。当前,重庆的服务贸易业还存在基础较薄弱、外向度较低、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在开放型经济中占比不高等问题。
为此,重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具体包括——
●积极创建对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等贸易基地,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文旅、技术、保税研发、检测维修等服务贸易。
●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做大保税贸易,探索打造数字贸易内陆国际枢纽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
●壮大开放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产业示范集群,推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创新发展。
《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将致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基地,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品牌企业;推动服务贸易向高技术、新业态方向创新发展,到2023年,服务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数字贸易等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2%以上,在全市服务贸易年总额中的占比达到65%。
有了规划,更要见行动。接下来,重庆要继续营造服务贸易发展良好生态,不断优化政策、市场、法治环境,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重庆这一行业要做大做强,何处发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