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首个乡村博士站成立2个月了,来看看博士们做了些啥?!
09-16 15:40:35 来源:上游新闻

重庆首个乡村博士站成立两个月  博士们都(6898102)-20210916154135.jpg

△西南大学博士、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张云贵(左)

9月15日,“乡村振兴惠民博士工作站”的博士们来到巴南区惠民街道,为乡亲们的柑橘、梨、水产等进行“会诊”。自今年7月13日,这个重庆首个乡村博士工作站挂牌刚好两个月。

有信心让果农年入逾十万

西南大学博士、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柑橘学会理事张云贵对柑橘等果树有40多年的研究。他一来到惠民街道显灵村的柑橘园,用手薅了薅树叶,就发现了问题:柑橘树患有煤烟病,由于湿度大,树枝间冒出了青苔,“这会影响光合作用,需要尽快处理!”

他为果农开出药方:建议使用一款绿色安全的矿物油,为果树治病。他还特别提醒:最近是一种红蜘蛛出没的高峰期,必须进行预防、杀虫,否则会影响收成。

“柑橘尚处于幼年期,还没有产果,果农看不到实际的经济效益,会面临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面对村干部的请教,张云贵认为,目前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缺少人手管理,如果仅靠政府暂时性的补贴,势必会出现怠工。他支招说:不妨将果农和果树的经济效益捆在一起,让农户成为“柑橘合伙人”,比如具体划分职责,每管好一棵树农户可获得多少收入,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张云贵说,以一个农户承包30亩为一单元格计算,按照划片经营绩效管理方法,果园要是经营好了,一个两口之家的年收入可达7万元,高的可超过12万元。

热爱柑橘的张云贵自述,闲暇时自己常常会开车来到这片漫山遍野的柑橘林,查勘虫情和长势,帮助果农管理柑橘林。

博士在微信群里为村民支招

重庆首个乡村博士站成立两个月  博士们都(6898106)-20210916154153.jpg

△惠民乡村振兴博士站站长丁吉超博士(右)

在距离柑橘林不远的胜天梨园里,重庆市企业人才发展研究会会长、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丁吉超为其他博士带路,他两月内已来了7次,对周围环境轻车熟路。他认为,当地梨品种不错,口感好,建议将冬豆作为林下经济大力发展,冬豆的豆叶可作为肥料。未来在包装上可以考虑进行精细化打造,拿出一部分作为礼品销售。

巴南区惠民街道科协秘书长郑健君说,7月13日博士站成立后,非常受村民们欢迎。博士们每月会来一到两次,像丁站长这样的“常客”也大有人在。我们专门建了个微信群,叫做“乡村振兴博士群”,邀请他和其他村干部入群。博士们但凡有了钻研成果,都会发到群里,大家一起讨论。我也会将收集到的问题反馈到群里,相关专业的博士会远程进行解答,有时深夜也会收到回复。

未来,惠民博士工作站通过科研转化、成果落地、博士智库、专家论坛、名家沙龙、管理咨询、实战路演、模式指导以及创业辅导等多种形式,搭建政企农商与各领域专家学者沟通的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名师堂”、“乡村振兴创业帮”和“乡村振兴博士说”等服务活动。

未来将推广博士站模式

重庆首个乡村博士站成立两个月  博士们都(6898108)-20210916154159.jpg

惠民乡村振兴博士站站长丁吉超博士介绍说,惠民乡村振兴博士站的10位博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管理一线,从“50后”到“80后”,有农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信息工程学博士、建筑工程学博士、管理学博士。他们为了响应国家战略,积极投身重庆乡村振兴建设,从农作物种植、管护,到销售、市场推广,为农户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丁吉超认为,巴南区惠民街道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一个重要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有农业基础、有乡村产业、有创新企业,博士们在这里积极搭建产学研用结合平台,为惠民的建设乡村振兴事业集思广益,献智献力。

他表示,重庆市企业人才发展研究会会员还有多个领域的博士、专家700多位,“我们一直在探索将人才队伍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先将惠民街道作为一个示范点,博士站将在巴南区乃至全市进行全面推广。”

据了解,博士站提供的是无偿服务,而当地政府即将探索建立奖励机制,比如授予博士站的博士们为“荣誉村民”称号。一旦博士们的帮扶项目产生了可观的产出,会考虑奖励其一块田耕作、一套农房居住,建起“博士村”,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上来。

“博士工作站畅通了城市人才加入乡村的通道,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巴南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惠民博士工作站”设立两个月来,积极探索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入乡路径,引导城市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特别是博士专家围绕惠民乡村振兴、科技小镇提供了发展规划思路、意见建议、技术解决方案等,为惠民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惠民博士工作站是我们重庆第一个服务乡村振兴的博士工作站,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能把惠民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做成一个样板,不仅是巴南的样板,更是重庆的样板,甚至是全国的样板。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