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几乎所有家庭教育的目的都是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来开展,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也对现代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11月23日,为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届数字化家风建设项目——“传家风专题研讨会”在渝举行,来自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教育专家以及全市多所中小学校长、德育主任以及川渝地区家庭教育讲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风?如何让家风可视化?传家风App创始人王凯文表示,首先要做到相互认同,就是从自己家人身上找优点、记录故事,“知道一个人的优点,就会原谅一个人的缺点;知道一个人的故事,就会体谅一个人的苦衷。”
找到优点还不够的,还要让家人有共同情感归属,从而最终达到相互认同。在家庭中,他鼓励大家去记录家人之间的感动瞬间,“一个人哪怕只做了一件事让全家人感动,那他就值得我们记住;一个人哪怕只做了一件事让你感动,那么你们之间的感情就会很深厚。”
同时,还可以通过书写一封家书、拍一张合照、组织记录一次家庭活动,建立与家人之间的情感链接。
如今,很多家庭正面临感情链接缺失的现状。比如隔代疏离,比如忘记我们祖辈以及重要成员的生日,对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不重视,过节也像走形式,不够重视家庭节日仪式感,祖辈的情感链接等,王凯文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家庭日历来链接情感,“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家庭一年的整体重大活动需要整体安排。让每一个成员清楚知道今年家庭中哪些事是重要的,是必须参加的。每一件事如果借助工具系统提前10天提醒你,并且引导你完成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家风服务管家。”
王凯文介绍,在这一背景下,为将抽象的家风可视化,同时能够解决现代人对于家风的普及和传承的痛点。他和团队创办了传家风App,运用互联网科技进行数字化传承,通过“建家风、正家风、传家风”三步曲,来实现“相互认同、情感链接、家庭典范”。运用互联网工具,将家风数字化传承和传播,从而解决现代人对于家庭文化建设打造的痛点,用科技手段激活美好的家庭记忆,家族精神,帮助现代人将家风可视化、便于传承和优于传播,建设一个好的家风。
参会专家表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成员形成好的家庭教养,家庭教养要变成很好的家族精神和优秀品质跨越年代和时代地传承下去,那就要形成优良的家风。通过相互认同,情感链接,最终达到家庭幸福和谐。“相信这样一个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家风数字化建设平台正好可以在当下作为家校共育以及家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工具,为家长孩子提供一个亲情链接的纽带和场所。登录App通过找家人的优点、分享家庭事、记录与家庭成员的感动瞬间、传承家书,看到家庭合影也会增加家庭归属感。”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实习生 王玉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