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回应最高检建议,从开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加强教职员工队伍管理等五大方面保障学生安全,预防性侵害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此前,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的制度机制。
“这是施政上的进步。” 12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中国性学会副会长兼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彭晓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预防性侵害学生上,文件加强了“堵”的力度。
建立性侵害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
《通知》的“堵”首先从教职员工队伍的筛选开始。文件提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有关教师管理法规和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对拟招录人员品德、心理的前置考察,联合公安部门建立性侵害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此前,教育部在多份文件中就曾对教师队伍行为规范“划红线”。比如,今年11月,教育部曾下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其中提到“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不得歧视、侮辱幼儿,严禁猥亵、虐待、伤害幼儿”等。
早在2013年,教育部、公安、共青团、妇联等四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落实日常管理制度等9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其中,同样提到要加强教职员工的管理。
此次的《通知》除了强调了教师的准入制度建设、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外,还新增了联合公安部门建立性侵害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同时更加强调部门间的联动,要求与当地公安、检察机关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对于实施性骚扰、性侵害学生行为的教职员工,及时依法予以处理。
在建立性侵害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上,今年5月,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郑新俭就曾表示,性犯罪重犯率比较高,有必要推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开制度。
在这一方面,上海率先起步。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姚海嵩联合11名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信息库与限制从业机制的建议。今年5月,上海市综治委对这份建议给予“解决采纳”的答复,称上海正探索建立本市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和信息查询制度,今后将结合智慧公安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从业禁止信息的归口管理,统一查询,有关部门可通过查询“黑名单信息库”限制招录有不良记录的人员。
在此之前,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文件。
据解放网消息,2017年7月初,相关职能部门与主管部门共同会签了《关于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办法(试行)》,确立了加强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行业入职审查的制度框架。
按照该办法,闵行区检察院对涉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的范围进行了合理界定。对于系未成年的违法犯罪人员,按照犯罪记录封存等规定不予纳入。
同时,闵行区各职能部门收集了闵行区近五年来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初步建立起黑名单信息库。
加强校内外环境监控,专家:留守儿童需更多保障
除了“堵”得实,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蒋永红看来,本次新规的另一大特点是从环境入手,通过校园内外的环境监控和治理,进一步减少性侵事件的发生。
“过去(校园性侵)大多是归因于老师个人道德问题,而忽视了环境因素。教育部文件通过减少环境因素,防止不法之徒有机可乘。”他向澎湃新闻表示。
在教育环境治理上,除了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规范管理,从严管理女生宿舍,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的教育部《通知》特别提出,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要求,以预防性侵害工作为重点,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督促、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发现的性侵害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及时依法处理。对学校安全事故频发的地区,也要采取约谈、通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
蒋永红更为关心的是文件是否真正能落地,“协同机制能否高效运转?”除此之外,他还指出,留守女童的家庭与学校协同的问题需要更多重视。
“由于教育中性侵幼童现象属于隐蔽性很强的行为,而留守儿童长期和家长不联系,对于一些性侵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这助长了一些人性侵行为滋生。”蒋永红建议,留守儿童还是应和爸妈在一起,就近入学,孩子跟着家长的制度保障需落实。
同样,彭晓辉也提到,留守儿童是容易受到性侵的群体,问题的根本在于与强有力的监护人分离。
“策略上看,应规定父母不得脱离12岁以下的孩子,政府通过强制规定和经济措施予以规范,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彭晓辉表示。
彭晓辉还认为,目前学校全面的性教育并不充分,至少应该从课时、师资配备,教案教材上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定,同时,接受性教育普及的不仅仅应该是学生,教职员工的相关教育也不可忽视。
“需要进行全面的性教育,全面讲授性的知识体系,将正确的价值观、知识观、行为观和责任观全面地传授给儿童青少年,不仅让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且具备相应的应对性的现象的能力。” 彭晓辉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