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消息,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哪些习惯会损伤我们的耳朵?如何科学预防听力受损?
资料图:儿童在活动中体验游戏测听项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15亿人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慢慢地袭扰着人们。
据世卫组织2021年3月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同时,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噪音污染等因素,也使年轻人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大。
资料图。图为义诊现场。 郑慧 摄
7条伤耳习惯你中了几条?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声音必不可少的器官。可是,平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些小习惯都会伤害耳朵。
北京市海淀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平介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存在这些伤害耳朵的小习惯:
煲电话粥或不正确的使用耳机:长时间或频繁地接听电话。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用掏耳勺、牙签等硬物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噪音: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即使在这些高分贝场所短时间停留,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甚至可能引发耳聋。
不正确的擤鼻涕:如果用手捏住两侧鼻子擤鼻涕,压力太大会导致鼻腔的分泌物逆流,造成中耳炎。
经常酗酒:长期酗酒可能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听力逐渐下降,导致神经性耳聋。
滥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资料图:民众在某医院门诊楼内排队挂号。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听力受损有哪些表现?保护耳朵该如何做?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称,在儿童中,6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
医生介绍,听力损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时机,听力将很难恢复。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习惯加大音量;出现耳鸣、耳痛;被人总是认为你说话声音变高;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总是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
医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远离强声刺激和噪音。
减少随意掏耳朵的不良习惯: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可自行脱落,如有大块硬结的耵聍栓塞,应请耳鼻喉科医生用工具取出。
避免由于耳道积水引起的耳病:洗澡后可以用棉签吸收耳道的积水,游泳时最好使用耳塞保护耳朵,避免深潜水。
慎用耳毒性药物。
原标题:全国“爱耳日”:这些习惯伤耳!你中招了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