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两会,科技圈一对著名CP——“董小姐”“雷布斯”再次同框。在“代表通道”上,两个人共话中国制造。
董明珠:“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雷军:“创新、质量、设计、‘互联网+’,这就是我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四点看法。”
雷军、董明珠中间是全国人大代表、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
相比两人前年的同框“风波”,今年着实平静了许多,毕竟两人之间隔了一个“C919”那么远的距离。
2016年两会,两人聊天的照片,被一众科技记者玩坏了。雷军后来甚至直言,争取以后不跟董明珠坐在一起了。
至于这对CP为何这么火,就要从5年前的10亿赌约说起了。10亿哦!
说起这一赌约,可谓一出四手同台的好戏。
2013年12月,董明珠、雷军都被评为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在颁奖典礼上,董明珠对小米的商业模式颇有微词。彼时风头正盛的雷军自然心有不甘,立马开怼。
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听罢此言,“董小姐”自然按捺不住火爆脾气。
我告诉你说,一块钱不要再这说。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不是一亿,我跟你赌10个亿。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互怼时,马云、王健林也被主持人留在了台上。
2012年,就在这个舞台上,马云、王健林就赌了1个亿——10年后,电商是否能占到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的50%。
此次,主持人又让两人站台,谁承想马云先手选了搞实业的董明珠,王健林只好“不情愿”地支持下雷军了。
此后,围绕赌约,两人屡屡隔空喊话。
2014年,雷军接受采访时称,“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赌,格力1200亿,小米300亿,差4倍,今年小米800亿,他们1400亿,差距小了,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
一个月后,雷军再次开腔,五年内小米超过格力的可能性是99.99%,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格力是工业时代制造业的骄傲,小米却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董小姐”怎能示弱。
不过提起来这件事时,她不太像雷军那样说一大通,而是比较直接地表示,“小米把控不了供应链的品质”“雷军输定了”“最后输的一定是他”。
话又说回来,两人较劲归较劲,但毕竟都是优秀的企业家,有些时候也是惺惺相惜的。
比如,2015年到2016年小米发展放缓,面临诸多危机。2016年10月,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一改以往见雷军就跳脚的风格。
今年小米的业绩不是很好,网友上说雷军的日子不太好过。雷军好不好过,跟这些人有什么关系?从企业家内心来讲不会不想把企业做好,各种原因导致他不在前面,但未必活不下去。
其实,细看这五年,董明珠和雷军都不算顺风顺水。
小米“过山车”
2014年,小米一年超越三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厂商。可在激烈竞争之下,2016年全年,小米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国内市场份额从第一滑到了第五。
很多人唱衰小米时,其业绩又依靠“生态链”反弹,许多智能领域的创新产品不断涌向市场,如小米扫地机器人等,收获了不错口碑。手机业务也逐渐回暖,出货量明显提升。
格力遇天花板
作为行业巨头,格力主营家电业务天花板也逐渐显现。
董明珠选择的是多元化之路,格力冰箱、手机等市场反应并不算好。此后,董明珠又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领域,准备“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转变。有业内人士称,其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格力传奇。
分析认为,如果主业正常增长,并在光伏空调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突破,在2018年格力营收2000亿的目标很有可能实现。
至于到今年年底,这场赌约谁输谁赢,以下数据供大家参考。
今年两会上,雷军特别提及,小米去年营业额突破了1000亿元。
从2013年到2016年,格力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186、1377、977、1083亿元。
根据格力的年报来看,格力在2017年9月30日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108亿。
虽然现在格力领先一步,但从增速来看,小米的能量不容小觑。
在公道君看来,无论是走哪条路径、选择什么模式,要想持续向前迈进,关键都是创新。
小米智造也好,格力制造也罢,五年的时间董明珠、雷军暗暗较劲,带来的其实是企业以及行业更加良性的创新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我们乐见这样充满活力的竞争,乐见在竞争中企业家们展现出的笃定与自信。
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已有,而一个个创新型企业是我们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推动者。
时下,我们的手机、空调已经全世界卖了, “复兴号”也在满地球跑,从大国到强国,中国制造的翻身仗正在打响。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前沿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大飞机、新能源汽车、5G应用、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新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5年之约虽即将到期,可谁输谁赢已并不重要。中国制造越来越强,这一点,我们都是见证者。
原标题:雷军董明珠10亿赌约到期,谁是大赢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