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我国人口净增长48万,人口出生率不到1%。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7亿,占到人口总数18.9%。提升人口生育率,缓解老龄化危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迫切的现实需求。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将带来一份关于改善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规定的建议。近日,南都记者围绕这一建议采访了蒋胜男。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
在她看来,目前产假和陪产假的规定主要侧重于增加女性的假期,这加剧了生育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她建议增加男性的带薪陪产假,让男性也能够投入家务,与伴侣共处、育儿。
婚育问题带来的职场歧视,压抑着女性的生育欲望
南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六成。与此同时,婚育问题往往是职业女性的一道难题。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蒋胜男:我国职业女性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她们为多年来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看到,当一部分职业女性事业走到较高地位,面临晋升之际,领导可能考虑她们到要生二胎、三胎,休很长时间的假期,于是就把重要职业交给别人。
让女性为了生育退出职场竞争,难道这么多年来家庭对女性的教育培养投入,最后只是让她们成为生育工具吗?这并不合理。就此以往,普通家庭对女性教育投入逐步减少,我们对女性的权益保护又会倒流回去。
南都:有观点认为,当前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是因为育龄女性没有生育意愿,你同意吗?
蒋胜男:恰恰相反,我认为不是育龄女性没有生育欲望,而是她们生育欲望受到压抑,得不到支持和帮助。如果只延长女性产假、育儿假,会导致她们遭遇就业歧视,反过来她们也会选择用脚投票,选择不生。
其实我这些年的建议都跟这个事情息息相关,比如推进法定婚检,反对离婚冷静期,完善抢夺、藏匿孩子拒执罪的司法解释,以及这两年提的解除公务员35岁年龄限制,都是为了让女性安心生孩子。
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女性为什么不生产一个新生命,也要问问社会、职场,包括女性伴侣,有没有做好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准备?
建议增加男性带薪陪产假,提高男性育儿参与度
南都:你在建议中提到增加男性的带薪陪产假,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蒋胜男:各地都在延长育龄女性产假,与此同时男性陪产假只有十几天,甚至不到10天。这似乎把人口增长变成女性独立承担的责任,难道生育问题与男性无关吗?这肯定是不对,孩子是父母双方的产物。
其实男性也面临着生育压力,“35岁危机”让他们不敢谈婚论嫁、生儿育女。另外,陪产假过短也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去照顾妻子孩子。社会也该给育龄男性足够的空间去结婚生子,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家务,与伴侣共处、育儿。
我建议,将男性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42天,提高男性育儿参与度。这个天数其实是参考了女性42天产褥期,这正是她们非常需要配偶照顾的时期。
想要促进生育率提升,不但要让母亲好好度过孕产期,也不能忽视父亲对于育儿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孩子人生或者整个生育链条而言,如果父亲在生育前期缺位,往往也意味着后续环节的失守。
南都: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改善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的建议?
蒋胜男:我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统一制定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相关假期规定。考虑到各省各地在经济、人口状况上有着差异,可以给予特别地区一定范围内增设奖励假期的权限。
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社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不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及实力差异、以及职业女性个体对生育的不同诉求,将产假分为强制性产假和弹性产假两部分。比如在法定128天产假期间,工资主要由社保基金支出。在此基础上,企事业单位可以将弹性产假作为一项福利,自行决定弹性产假天数以及是否发放工资薪酬,并明确写入内部制度。
此外,目前很多地区已经颁布新增育儿假的规定,但是育儿假大多限制在子女3周岁前,时间在5-15天之间。我认为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育儿假,而且在子女6周岁前父母均享有育儿假。每个子女对应的育儿假天数为父母各5天, 15天封顶。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建议增加男性陪产假,改善职场婚育歧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