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3月3日,在以“我当代表这一年”为主题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首场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讲述了这一年履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他表示,国家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应减轻对论文数量等的关注,将重心放在科研对国家乃至世界的实际贡献上。
“作为一个基层科技工作者和新代表,我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去年,是史浩飞是第一次履职全国人大代表。
他说,由于是新代表,为了提升履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系统地提升了自己的履职能力。
2018年底,史浩飞列席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同时,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主题,史浩飞还参加了长江流域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处理情况专题调研、全国人大赴重庆关于长江立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前期调研座谈,为长江流域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年,我特别关注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将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石墨烯等绿色新材料是他的研究课题。
他表示,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依旧距离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学界的原始创新还是产业界的核心技术,都存在着“老是差口气”的现象。
对此,史浩飞走访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系统了解影响我国原始创新的症结,为这次两会期间的建议意见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他建议,国家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应减轻对论文数量等的关注,将更多的重心放在科研对国家乃至世界的实际贡献上,这样将大大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在原始创新的产生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上。
上游新闻记者 张瀚祥 刘波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