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裁缝”任相福:从农民工到技能大师的华丽转身
05-16 21:01:3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任相福(右)在工作中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即将于5月26日举办,届时,来自全球的技能大师为山城市民献上一场技能盛宴。上游新闻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近年来,重庆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技能大师,他们坚守匠心,共同撑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53岁的冷作工高级技师任相福就是其中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让任相福从一窍不通的农民转变为技术能手,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裁缝”。

从农民工到技能大师的华丽转身

一块整齐柔软的布料,按照设计图,裁缝精心裁剪,可做出漂亮的衣裳。任相福的工作,也是“裁缝”,只是原材料是冰冷的钢铁。让一块块生硬钢铁变身庞大建筑,是任相福现在的工作。可在31年前,任相福还是一位刚刚职高毕业的农民工。

“21岁进厂时我什么都不会。跟随师父学了半年后,他开始把矿槽安装工作交给我。”任相福回忆,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令其倍加珍惜学习机会。

为了做好项目,他狂补理论知识,初期他每天背着10多斤的图纸,闲暇时就摊开研究,“往往一看就是一个通宵”。经历此事,任相福意识到,身处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让自己不断“充电”,提升综合技能。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绘图理论和软件,学习钻研国内外钢结构施工先进技术,希望利用计算机快而精准的绘图优势,解决构件在实际制作中放样难、装配精度低等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任相福从最初的一窍不通成了现在的计算机绘图高手,为项目顺利施工解决了不少难题。31年沉淀的一线工作经验和高超技艺,让任湘福成为一位专家型技术人才。

研发设备搞定高难度“异性建筑”

在31年的工作中,任相福攻克了种种技术难题。其中,重庆国际马戏城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位于南滨路弹子石的重庆国际马戏城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外形酷似一枚卧着的“鸡蛋”,被称为重庆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异形建筑”。

这座建筑复杂在哪些地方?任相福说,这是一个钢结构建筑,所谓“异形”,就是说没有一根龙骨是横平竖直的,需要根据建筑的构造,进行“双向扭曲”,也就是通常说的旋转型,这样的扭曲,全部是异形,没有统一的标准。

为了加工这样的骨架,任相福带领团队利用两台千吨级的液压顶,量身设计了两台顶弯装置和整体空间拼装胎架。同时,该两项装置的设计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年,任相福和他的团队相继参加了天津天钢东移、重钢2500立方米高炉上料主皮带通廊、重庆轨道3号线牛角沱车站、重庆国际马戏城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全部顺利完工,均得到业主单位的好评。

成立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

2013年11月,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创立,2015年9月该工作室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作为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任相福肩负重大使命:“现在,我的日常工作除技术攻关外,还要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争取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技术骨干。” 

记者了解到,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优秀高技能专家名字命名,通过专家团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传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这一平台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集聚、辐射、引领和带头作用。 

像这种以技能大师专家命名的工作室,重庆还有数家。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重庆共有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70家,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7家、市级首席技能大师39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4家。近年来,依托各高技能人才项目,重庆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10万余名,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3万余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