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鲜电商竞争持续升级,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新业务。
日前,苏宁小店宣布,将于4月下旬在小店App上线商品预售和苏宁菜场两大重点功能模块,其中苏宁菜场主打24小时内从原产地直发至门店。实际上,近一年来苏宁,盒马、饿了么、美团、苏宁等巨头纷纷抢滩“买菜”业务。此外,该行业玩家还有京东到家、小区快点、每日优鲜、U掌柜、朴朴超市等诸多平台,网购买菜似乎又成一新“风口”。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巨头们以不同形式进军社区菜市,竞争不断升级也将推动原有行业格局加速洗牌,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或将会逐步提升,这意味着,生鲜电商之战仍是“持久战”,而“菜篮子”之争仅是开场。”
饿了么蜂鸟配送员到菜市场里面取货
菜场大妈靠外卖年入百万
巨头对菜市场的争夺,无疑给菜市场里的摊主们更多的机遇。
今年50岁的石宗容从1994年起在南坪正扬大市场摆摊卖菜,在不足7平方米的摊位上,主要卖西红柿、辣椒、土豆等,经营状况最好的时候每天营业额近2000元。
“随着超市、小区便利店等兴起,农贸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年轻人太忙,没空买菜,我就想着可以通过外卖,把菜送到他们家里去。”石宗容说,2015年她便开始接触外卖平台,在网上卖菜,成为这个菜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做起外卖后,由于单量越来越多,石宗容从仅销售几个品类,到如今拓展到600多个品类,包括蔬菜、生鲜、调料等。除了菜场常规的生鲜外,她还在摊位上屯了一些干货,此外还有冷鲜柜、冷冻柜等。而对于顾客需要而自己菜摊上暂时没有的菜品,她还会到市场上别的菜摊采购。
“我们这个摊位最先只卖3种蔬菜,加入菜老包做起外卖后,为了提高营收,我拓展到600多个品类,包括蔬菜、生鲜、调料等等,可以说应有尽有。”石姐目前由于生意太好,请了四个亲戚一起帮忙,两个人负责在摊位接单、对单,两个人负责安排蔬菜。
现在每天卖菜收入能达到8000元以上,每个月外卖平台能做3000多单。店里8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外卖,年营收超200万。
被数据包围的菜商
菜市场里的摊主们不懂什么是数字化,但他们也想通过互联网去赚钱。当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为摊主们提供客源服务后,这种赚钱方式就异常方便了。随着外卖的红火,像石姐这样的菜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往进货、销售,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今有了“大数据”这个“秘密武器”,可以直接实现菜摊的“在线化、数字化”,更精准地预估进货,做好库存管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饿了么布局生鲜外卖业务,不仅可以丰富平台涉及的业态,还可以获取大量的生鲜食材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帮助提升饿了么有菜的运营效率,让饿了么更好地服务于平台以及餐饮商户。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菜市场”战略意义在解决大部分80、90后年轻人不愿或很少去菜市场买菜的痛点。
饿了么数据显示,同比2017年,2018年重庆整体外卖订单量增长了近6倍。与全国消费情况相比,重庆人最喜欢买蔬菜,过去一年的蔬菜豆品订单占比高达90%,最喜欢的是菜品是土豆。
“由于菜市场低租金甚至免租金的优势,饿了么相当于是把社区菜市场当成一个大前置仓,通过代运营商进行轻资产运作,自己提供数据、工具的赋能和运力的服务。这个模式中可以包括三方主体:摊主+代运营商+饿了么,也可以是摊主+饿了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补充道。
解读:
生鲜电商争夺是场“持久战”
今年1月份,美团在上海悄悄布局生鲜配送,并于3月份在北京两大居民区开始试运营。
3月底,盒马新业态“盒马菜市”首家店在上海五月花广场开业,资料显示,盒马菜市是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式电商;
4月初,叮咚买菜全面接入饿了么平台,饿了么将为其提供物流、售后、营销的服务……
巨头频频布局菜市场到底为哪般?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根据市场分析,生鲜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并且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未来生鲜电商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从目前的生鲜市场来看,本地菜市场有时效性,超市覆盖不够密集,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居民特别是上班族,买菜难问题突出,所以买菜领域具有较大的用户需求。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较2017年上半年851.4亿元,同比增长23.5%。预计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可见生鲜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
高榕资本投资合伙人、前沃尔玛中国CEO陈耀昌,再看生鲜电商前景,生鲜零售是电商平台发展最慢、商品最高频、市场体量最大的赛道。除了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以外,如果通过生鲜整合上游供应链,将来的商机不断。
实际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行业已经迎来洗牌期。2016年开始,生鲜电商领域噩耗频传,美味七七、社区001、后厨网、许鲜网等生鲜O2O纷纷倒闭;另一方面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将愈发具有优势。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曹磊表示,从巨头的动作可以看出,2019年生鲜零售的三公里争夺战正在拉开序幕,大量的便利店、社区生鲜店等商业基础设置,正在以店为仓,布局近场。大卖场结合多点、京东到家等平台纷纷接入线上;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半小时达”带给用户越来越极致的购物体验;而盒马、美团等巨头也正在虎视眈眈,进一步调整战略。
“随着巨头们以不同形式进军社区菜市,竞争不断升级也将推动原有行业格局加速洗牌,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或将会逐步提升,这意味着,生鲜电商之战仍是“持久战”,而“菜篮子”之争仅是开场。”曹磊说。
未来生鲜电商不会有垄断玩家
巨头都将目光锁定在“菜市场”,实际上是源于生鲜电商行业的竞争在各个方面展开,同行之间的竞争与巨头之间的对垒愈发的激烈。新的赛道总会最快到挤满竞争者。
对于生鲜电商的未来,高榕资本投资合伙人、前沃尔玛中国CEO陈耀昌认为,生鲜零售市场很大,没有一家垄断的赢家,未来区域规模的生鲜电商和全国生鲜电商会共存。
在陈耀昌看来,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鲜零售要做的就是分析自身能力和竞争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地区去可持续发展,不要盲目什么都做。要在不断提升客户服务的同时,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达到可盈利的规模,对资金的运用和科学的现金流管理也非常重要。
曹磊也表示,纯电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购物需求及购物习惯,实体商业也一片疲软,全渠道是互联网环境下电商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传统生鲜零售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需求越来越高;而生鲜电商平台与传统企业合作也可迅速补足线下短板。
曹磊表示,生鲜电商的运营难点不少:首先农产品多级批发商链条导致毛利润低,直达产地需要规模效应;第二,品类多且杂,同质性强,储存时间短且非标化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第三,自建冷链仓储物流投入成本高,使用第三方物流品质难以把控;第四,传统生鲜的做法和电商匹配难度大。鉴于此,生鲜电商的发展在引导线下流量的时候,要提高配送速度,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并且建立严格的产品标准,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
“对于规模大且利润率低的生鲜配送而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成本依然可以降低。希望未来机器人、自动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把成本降低,对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极其重要。”陈耀昌认为。
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