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从亏本到年入千万元,你只差一个梨?
05-14 17:42:1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2004年,巴南区集体村动员村民改水稻种梨子,结果收效甚微,当时大部分村民对梨树举起了斧子,可没曾想,10年后,当初亏本的梨树却换回4000多万元的年产值。究竟是什么令其大翻身?

改田换梨 不料倒贴

前段时间,借三四月份的梨花节,村里一碗水组余明兰家的农家乐已经有所收益,虽然眼下距离梨子成熟还有一段时间,但她一刻也没闲着,这几天正忙着给房前屋后的梨树施肥、除草……

记者了解到,仅今年梨花节期间,该村就吸引了近20万人次的游客来这休闲观光,并带动当地农家乐,以及售卖土鸡土鸭等农特产品,共收入三百万元左右。如果等到7月份梨子成熟期,村民还会迎来一场大丰收。

QQ图片20190514173811.jpg

现在,行走在集体村的村道上,公路两旁、田间山坡、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梨树,郁郁葱葱,宛如置入城市公园。然而就是这片10多年的梨林,之前差点毁在村民的斧头下。

10多年前,集体村跟其他的村社没啥差别,村民主要靠种水稻、玉米维持生计。可后来种田赚不到钱,大多青壮年就选择外出务工,渐渐地,土地开始大面积闲置。

“好端端的地,长满荆棘多可惜啊。”看着成片的田地荒芜,村干部坐不住了。经过一番调查、讨论,村里决定尝试种效益较高的梨树。于是,2004年春,村里发动村民将种田改植梨。

3年后,梨子如期挂果,但意外的是,梨子不但卖不起价,还大面积的烂在树上。看着眼前这一幕,不少村民举起斧子,纷纷砍倒梨树。

“一斤最贵只有1元,扣除运输、农资成本,我们还要倒贴。”丁家嘴组的村民李坤国对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问题究竟出在哪?全村人陷入思考。 

举办节会 抱团发展

“我村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光热条件优越,盛产的高山梨入口化渣,糖分甜度适宜,算是不错的水果之一,按理不应该找不到买家……”村干部、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不停地分析失败原因。

其中一位村民代表感叹道:“酒香也怕巷子深。说到底还是缺人气,再好的梨子埋藏“闺中”,无人知晓,啷个卖得脱,更谈不上身价多高。”

经过多番村干部专题研讨、村民院坝会,他们商量决定,通过举办节会的契机来“吆喝”梨子。

QQ图片20190514173803.jpg

简单准备后,2008年,第一届集体村梨花节、采果节拉开帷幕,虽然价格还是只有1元多一斤,但更多市民对集体村的梨子有了进一步了解。

与此同时,为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避免果农单打独斗,第二年7月,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众喜早熟梨专业合作社,通过“四统三分”模式(即统一梨园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技术咨询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销售,分户细化管理、分红返利等),实现抱团发展。 

生态种梨 提高附加

节会日渐成熟,梨价格也开始提升。而同时也暴露出其中问题,他们的梨同渝北、江北、北碚区所产的梨子,在价格上还有很大差距,且根本不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他们对绿色生态有机的果子有更多需求,而我们所产的梨子还是按照老路子在种,这样根本行不通。”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说。

QQ图片20190514173754.jpg

为了让万亩梨园重新焕发生机,2013年,结合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巴南区精准施策启动“生态治果”工程,制定了生态梨园生产技术标准,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该村梨园进行生态化改造。

该梨园采用梨树非充分灌溉技术,配套灌溉管网、排水沟渠和缓冲沟塘,满足生态拦截和排灌需要,并实施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将化肥用量较常规减少40%以上。

其还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通过梨果套袋、糖酒醋液、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措施,并减少60%以上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成功摘得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等诸多荣誉。

打生态有机牌,这招效果不错。当年该村梨子亩产一下子提高到2000斤,单价更是从1元涨到8元,果子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

更让余明兰高兴地是,梨子不但价格卖得高,还卖得快,短短20多天时间,上万斤梨子就被采摘一空。如今,她依靠梨花节、采果节,再加上农家乐的收入,一年在家门口就能挣17万元。

现在,该村梨品牌“天坪山翠冠梨”声名远播,梨子规模也扩种到近万亩。据介绍,目前,村里正通过建设生态文化长廊等景观配套设施,将梨园真正变成花园、乐园、公园,以提高梨子的附加值。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滕飞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