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是重庆第三个家庭教育日。当天下午,江北区妇联、区教委、区关工委在观音桥小学联合开展了“家校共育·为爱同行”家庭教育宣传活动,邀请了观音桥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老师、江北区家庭教育流动讲师团讲师等近200人参加。
在活动现场,不少家长都说出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和家长还通过即兴表演,演出了四种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冲突场景。记者发现,这些问题和冲突大多数都与孩子的作业有关。
问题一:孩子做作业字写得不好
专家支招:家长应该多鼓励少指责
“我女儿认真写字写得很好,但是一做作业字就是写得不好了。这该怎么办?”家长罗春梅说出了困扰自己很久的家庭教育问题。
罗春梅遇到的这个问题,引起了现场不少家长的共鸣。他们都在为孩子做作业写的字不好而发愁。
罗春梅认为,孩子之所以字写得不好,是做作业的态度不认真,想要写快点,早点完成作业。
“你给孩子说过这个问题吗?”家庭教育专家周守兵问。
“我当然说过,经常说她字写得不好。”罗春梅显得有些着急。
“孩子的字写不好,其实是你的问题!”周守兵听完罗春梅的讲述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罗春梅和家长们都感到有些意外。周守兵一语中的:“你看,你说这件事的时候,脸上都没有一丝笑容。可想而知你在给孩子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板着脸。”
周守兵分析说,孩子认真写字的时候字写得很好,说明孩子是能把字写好的。当孩子字写得不好的时候,家长反复的指责,就像是不停地撕同一块伤疤,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写的字就越来越不规整。
周守兵建议家长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和称赞,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问题二:孩子做作业和家长“讨价还价”
专家支招:让孩子成为作业的主人
在学生和家长的即兴表演里,有一个场景引起了不少家长的讨论。
在这个场景中,一个孩子坐在妈妈身边,看着妈妈玩手机。妈妈催促孩子去做作业,孩子说自己已经在学校做了一半的作业,剩下的很快就能做完,所以想再看看手机。
不少家长认为,场景里的那个妈妈不该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家庭教育专家宋树慧也认同家长们的看法。“家长自己在玩,却让孩子去做作业,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是家长不玩手机,孩子有可能还是不会去做作业。”
宋树慧说,不少家长都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在做作业之前总喜欢和家长“讨价还价”。要么是想先玩一会儿,或者提出一些别的要求。宋树慧认为,孩子的“讨价还价”,实际上是在追求自己做主做作业的权利。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这个权利,让孩子成为作业的主人。” 宋树慧说,孩子在追求自主做作业权力的背后,其实是孩子想证明自己长大了,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在合理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的时间,这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认可。
问题三:作业很简单孩子却不会
专家支招:辅导孩子做作业要适可而止
还有一个场景,也是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场景里,孩子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被妈妈指责:“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不会做呢?你在学校都学什么了呀!你怎么这么笨!”
“这样的指责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家庭教育专家秦联在现场反问家长,家长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辅导作业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在孩子读高三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吗?
现场的家长们都笑了起来。
“你们笑是因为你们知道,那时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高三的题,你们也不会做了。”秦联说,指责孩子不会做作业、不会做题,其实是在给孩子贴标签。“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作业,必须要家长辅导才行。”
秦联提醒说,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要适可而止。不能孩子不会做,就一边指责孩子,一边把答案告诉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认为反正在家里有人教自己做作业,在学校就可以玩了。”
秦联建议家长应该回归到自己正常的位置上来,不要坐在孩子的位置上帮孩子做作业。要多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学习和做作业的乐趣,成为一个为自己学习的学生。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摄影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