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秋十余天了,但重庆的天气依然“热情十足”,导致不少商家的目光始终未离开“热经济”这个市场“大蛋糕”。那么,消费者同时在享受哪些“凉爽”消费?商家们又是如何瓜分“热经济”呢?
外卖订单翻倍
近期,闷热的天气令不少消费者大呼:“下雨吧”。而且很多人只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一日三餐就点外卖解决。所以,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外卖订单数量激增,城市里外卖小哥忙碌地身影也是随处可见。
记者在西区附近见到正要送外卖的外卖送货员刘师傅,他告诉记者:“原来还需要抢单,平常的时候一天能抢30单左右,现在根本就送不过来,一天能接50多单。因为最近几天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有时候还让我们捎一些日用品,比如卫生纸啥的。”
家住龙湖原著的王女士说:“楼下虽然有好几家餐饮店,但一看到外边的太阳我就不想出门,5分钟的路程足够让我出透汗了。而且点个外卖很方便,配送费也不贵,在家里等着就行了。”因此,她家在热天的时候基本不开火。
冰凉饮食受青睐
连日来,记者观察到,这几天很多店铺、超市等会将冰箱、冰柜等摆在收银台,甚至店门口位置,供来往消费者挑选。
“把冰柜拿出店来就是为了让消费者第一时间购买,满足他们的冰凉感。而且这样设置冰柜,是在潜在地提醒、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是促进消费的一种暗示。”在江北区一家小型社区超市老板张先生透露道。
除了雪糕、凉虾等冷饮,凉凉的水果也算是解暑标配。记者注意到,前一段时间由于产销不平衡,部分种类的水果价格暴涨。但进入7月份,本地桃子、西瓜、葡萄等水果大量上市后,其价格开始变得亲民,因而颇受青睐。
“今天我买了一整个西瓜,一共才不到20元,水果终于能‘自由’了。”在西区永辉超市里,晚上带着孩子来超市买水果的消费者吴女士笑着说。
商家打“清凉牌”
清凉用品、防晒用品等销量也十分可观。这周,记者在观音桥世纪新都看到,凉鞋等在进门口位置促销,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且不少化妆品专柜强调“防晒”理念,也在进行优惠活动。
当记者问及销售情况时,某化妆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月来逛商场的顾客只增不减,尤其是防晒霜的销量明显增加。”据了解,防晒产品大多有优惠活动,且防晒指数高、价位在50-100元左右的防晒霜最受欢迎。
同时,据了解,制冷电器如空调、电风扇等销量也在上涨,而价格稳中有升。
采访中记者打探到,从4月份开始各商家就已经启动空调狂欢月等活动,因为需要预约安装时间,如果待6、7月份再购买,就需要排队安装了,一般不会随买随安。
游泳班套餐多样
在暑假中,家长们通常会给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游泳既能纳凉,又是一门生存技能。
西区一家健身中心推出了很多关于孩子暑期游泳班的套餐,分为次卡和月卡,单卡会优惠200到300元。记者观察,从周一到周天,下午和晚上课程较为集中时间,人流量也较大,其中周末人数最多。
渝中区一家游泳馆同样大打“优惠牌”,其850元10节课包教包会,还赠送健身卡。“这样陪同的家长就不用白等,可以去楼上健身,一举两得。”该游泳馆销售人员解释道。
记者手记》》
理性对待“热经济”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通过分析外卖、生鲜宅配、网约车、冷饮、制冷设备、避暑游等消费方面的数据发现,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正悄然变化,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热经济”市场。而与此同时,“热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暗含商机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风险。
渝北西区乐道健身俱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7-8月份,游泳馆都异常火爆,但部分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往往不计后果大兴土木。
记者了解到,有的商家会将原本存在于露天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也都修建在游泳池旁边,短时间看上去对游泳健身有一定的拉动,但长远来看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高成本的维护以及人工费用,并未将“热经济”转化成“热产业”,相反成为企业向前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对此,一业内专家建议,商家在争夺“热经济”市场的同时,也要保持头脑的清晰,在做好产品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要综合考虑环境、安全、健康、产出等各项因素,科学有效地将“热经济”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热产业”。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滕飞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