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中国集邮总公司网站新邮预报获悉,中国邮政定于2019年10月2日发行《中俄建交七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面值2.40元,其中第一枚为“长江·朝天门长江大桥”。
▲长江·朝天门长江大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建交70周年, 中国邮政2019年10月2日发行《中俄建交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2019-24,第一枚为“长江·朝天门长江大桥”(1.20元),邮票规格50×30毫米,齿孔度数12×13度;第二枚“伏尔加河·萨拉托夫大桥”(1.20元),邮票规格为30×50毫米,齿孔度数12×12.5度。
该邮票整张枚数16枚(8套,连印), 整张规格235×195毫米,版 别为胶印,采用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伏尔加河·萨拉托夫大桥
据介绍,长江和伏尔加河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母亲河,在两国文化、历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两枚邮票分别选取长江、伏尔加河上的大桥,中国方面选取盛夏时节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俄罗斯方面选取隆冬之际的萨拉托夫大桥。
邮票由郭承辉设计,运用速写的表现手法,用笔洒脱、意境清新。横竖两种构图形式,分别描绘出横跨中国、俄罗斯母亲河的两座大桥与城市两岸的美丽风光,并通过色彩基调的变化,分别营造出两种风格、两个季节的独特氛围。
邮票由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胶印工艺印制,通过高精度高网线精细印刷工艺,再配合使用特殊油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大桥主体突出,桥梁质感明显,拉伸线条清晰,根根可见。在紫光灯下则可看到大桥的完整造型以及灯火通明的夜景效果。邮票印制工艺更加突出两座大桥的壮观、美丽,提高了邮票的观赏性。
■新闻背景
朝天门长江大桥曾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
朝天门长江大桥(Chaotianme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重庆市境内连接江北区与南岸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重庆主城区向外辐射的东西向快速干道,建成时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
朝天门长江大桥始称王家沱长江大桥,后曾被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于2004年2月改为现名。 2004年12月,朝天门长江大桥动工兴建。 2009年4月29日,大桥正式通车。
朝天门长江大桥西连江北区五里店,东接南岸区弹子石;线路全长1741米、主跨长552米;桥面上层为双向6车道主干道I级公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桥面下层为2条双向轨道交通,并在两侧预留2个车道;大桥采用BT模式兴建。
■延伸阅读
重庆桥梁已经6次出现在邮票上
9月26日,重庆市集邮协会有关人士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邮电部和国家邮政局先后发行了反映重庆题材的邮票,以及艺术家在重庆创作作品的邮票26套53枚、小型张3枚、普通邮资封5套9枚,邮资明信片(风光、纪念、特种)16套(组)65枚。内容涵盖人物(英雄群体)、建设、文物古迹、工艺美术、国画、风景名胜、体育盛事等,通过邮票向全国、向世界宣传了重庆。
重庆被称为桥都,出现次数最多的题材也是桥。
目前,重庆的“桥”一共在我国邮票上出现过6次,单独的有4次,包括成渝铁路的煤窑桥、渝黔铁路的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丰都三建乡的九溪沟大桥、万县长江公路大桥(现为万州长江大桥)。
另外,连接渝中半岛两江四岸的数座大桥出现在2007年6月发行《重庆建设》邮票,2014年9月发行的2014-20《长江》邮票(全套9枚)第2枚《山水重庆》中,东水门大桥也出现在了票面上。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最早登上“国家名片”的,是成渝铁路重庆段的煤窑桥。
▲成渝铁路煤窑桥
1952年10月1日,我国邮电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发行了这套《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全套4枚,其中第2枚《成渝铁路》,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设计、著名雕刻师孔绍惠雕刻。
《成渝铁路》邮票上的图案是成渝铁路重庆段白石车站附近的煤窑桥,桥面上,一辆火车冒着蒸汽,正在飞驰而过。
上世纪80年代煤窑桥北边拓通了一条铁路隧道,火车就改道不再走煤窑桥了。因此,煤窑桥上火车飞驰的场景,只能通过这枚61年前发行的邮票去回想了。
1978年11月1日邮电部发行的《公路拱桥》中,有一枚是《丰都九溪沟桥》。丰都九溪沟桥于1971年7月1日开始修建,次年7月1日竣工通车。该大桥建成时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石拱桥,保持记录18年之久。
▲丰都九溪沟桥
2000年3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长江公路大桥》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1枚为重庆《万县长江公路大桥》。
▲万县长江公路大桥
这座大桥建在今重庆市万州区黄牛孔子江江面,是连接318国道线的一座特大型公路配套桥,是长江上第一座单孔跨江公路大桥,也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跨度最大的拱桥。该桥主桥于1994年5月开工建设,于1997年7月1日建成通车。
这座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第16届年会上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桥梁》,名列拱桥首位。
如此众多的桥梁,不断展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的建设成就,反映了重庆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也是对重庆“桥都”的有力证明和宣传。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首席记者 刘勇 实习生 邓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